PDF版查看  第一版: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医技在线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妇幼健康
 
第三版:临床荟萃
 上一版    下一版  
河南省生殖医学学科的发展研究
高血压合并蛋白尿的处理策略
支气管镜下Y型硅酮气管内支架植入术快速解除气管梗阻
1
11 1 2024年2月27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河南省生殖医学学科的发展研究
 


□孙莹璞 毕春晓

 

   学科现状
    学术水平国内领先
    河南省生殖医学起步较早。2001年,河南省生殖医学中心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拉开了河南省生殖医学发展的序幕。2003年9月,河南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成立,这是国内成立较早的省级生殖医学专科分会之一。2003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得卫生部(现为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批技术准入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资格,随后填补多项省内、国内辅助生殖技术空白。自2017年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医院专科排行榜”首次设置生殖医学专科以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连续4年位列全国第2名,大大提高了河南省生殖医学在全国的地位。
    学科平台建设更加完善
    河南省生殖医学学科坚持“立足特色、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原则,从学科定位、特色凝练、体系完善、人才培养、学科交叉融合、加强交流合作等方面稳步推进平台建设。截至目前,河南省已拥有教育部博士学位(生殖医学)授予点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培训基地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高通量测序PGD(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试点单位1个;拥有河南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1个、省科技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省卫生健康委医学重点(培育)学科7个、省医学重点(培育)实验室5个,以及多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临床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2019年,河南省获批开展试管婴儿技术的机构有14家,开展IUI技术(人工授精技术)的机构有29家。截至2021年年底,河南省获批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机构增至32家,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周期数亦呈递增趋势。全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周期数位居全国第6位。
    全省临床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目前,河南省可以开展全部种类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及其衍生技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等省内医院的生殖专家团队坚持技术创新,填补省内技术空白20余项、国内技术空白3项、国际技术空白4项。这些特色技术,如PGD技术、疑难中晚期多胎妊娠选择性减胎技术等,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使中原人民在“家”即可享受先进的诊疗技术,同时不少省外甚至国外的患者慕名而来。
    在理论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聚焦配子发生、胚胎发育、内分泌障碍以及遗传病向子代传递的阻断等研究方向,不断创新理论,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
    发展趋势
    近年,河南省生殖医学研究进展迅速,在基础理论、新技术、新项目、重大课题研究方面取得多个突破,获得多项标志性成果。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在生殖遗传与表观遗传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在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等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高水平文章;研发的体外激活原始卵泡卵巢组织自体移植技术、单细胞SNP(单核苷酸多态性)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等位基因映射识别胚胎染色体易位携带状态技术等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填补国内技术空白3项,填补国际技术空白4项、国际理论空白2项,充分展现了河南省在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编程调控和遗传病、罕见病向子代传递的阻断方面的学科优势。
    虽然河南省生殖医学研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牵头开展的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专科临床诊疗和科研所需的仪器设备、药物、试剂、耗材等自主研发不足等。
    为了解决当前河南省生殖医学面临的诸多问题,针对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做好顶层设计,全省统一布局。
    2.加快本土人才培养和高端人才引进,建设一流的研究团队;促进学科融合,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3.明确学科研究方向,优化学科布局,突出重点和特色,保持领先地位;加大扶持力度,补短板强弱项,缩小差距。
    4.聚力建设学科创新高地,重点支持省级优势平台建设,争取实现国家级科研平台突破。
    5.加强产、学、研融合发展,配合优秀企业开展核心技术、仪器设备、药物、试剂、耗材等的研发,实现辅助生殖产品国产化。
    6.加强专科联盟、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减少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加强基层单位人员培训,加强辅助生殖技术监管,推动河南省生殖医学规范、科学、安全发展。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