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亚茹
初见 由于双下肢出现瘀斑,刚做完手术不足一个月的张叔来到皮肤科住院。正处在术后恢复期的他活动时常常需要轮椅的辅助。各项评估结果显示张叔有着较高的跌倒风险,因此一接班我就发现了这位需要重点关注的患者。我从同事那里了解到,张叔情绪不太稳定,时而沉默寡言,时而情绪激动,有时会在不告知任何人的情况下自己转着轮椅轱辘离开病房,夜间也不例外。他的安全成了我们最担心的问题。 早上查房时,我告诉他:“张叔,我是您的责任护士小司,您有任何需要可以按呼叫器,我随时可以来帮您。”张叔看了我一眼,没有说话。这天正在工作时,我偶然转头就远远地看到他正在颤颤巍巍地扶着床边一点点儿将身体挪到轮椅上。看到这场面的我吓得一激灵,赶快跑了过去,直到确定轮椅刹车打开后才舒了一口气。 “张叔,您是要去洗手间吗?我推您过去吧?” 张叔却冷着脸说:“你别管,我自己会去。” “张叔,还是我带您过去吧,洗手间的过道不太宽敞,不方便,好吗?”我试图取得张叔的配合。 “我都说了我自己来,你听不懂吗?不需要你帮,我自己可以!” 听到这话的我愣住了。不过看着他转动轮椅吃力的模样,我还是放心不下,悄悄地跟在他的身后,直到他安全回到病房。 破冰 转眼到了下午,我扭头望向张叔所在的病房,看见他正坐在床边对着手里的老年机发呆,夕阳透过窗户照在他身上,墙上的身影显得格外落寞。这让我想起了家中既固执、逞强又孤独的爷爷。 谁不期待真诚的关爱呢?或许负面情绪只是他的保护色,他只是关上了心门,而我还没有找到钥匙。 “张叔,今天您做了活检,我能看看您的伤口吗?”看到我的出现,张叔抬头看了我一眼,眼神冷冷的,嘴上没吭声,手却慢慢地将裤腿往上提。 “伤口情况挺好的,还痛吗?”我接着询问。 “比起之前的手术,这就是小菜一碟。怎么了?有啥问题?” “听说您打麻药时也没说痛,您真勇敢,我得向您学习!对了,看您一直盯着手机,我能帮您什么吗?我在家经常帮我爷爷摆弄这种款式的手机,可厉害了!” “我孙子要来看我,一会儿给我打电话。”提起家人,张叔紧绷的脸终于有些松动。 “您孙子?多大了?” “他年龄比你小,今年考高中不知道成绩怎么样。唉!说起这个我就头疼,他爸爸工作忙,还得操心他上学的事情,我刚做完手术老伴就住院了,本以为手术慢慢恢复也没什么大问题,谁知得了这个怪病,我咋这么倒霉!儿子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我用不着他担心,自己可以照顾自己!” 压抑许久的张叔开始对我诉说他的家事。至此,我终于明白了眼前这个倔强老人心里的忧愁。“唉!我跟你说这干啥,说了也没用。”没等我张口,张叔接着说。 “张叔,很高兴您能跟我分享您的心事,但您得的不是怪病,只要配合治疗,一定会慢慢康复的。我们以前接收的患者中也有不少人和您一样,他们经过治疗都恢复得不错。您不要担心害怕!” “谁怕了?我可没说我怕了,就是以前没听过这种病。”张叔不服气地瞪了我一眼。 “对嘛,您连手术都不怕,更不用怕这个了!这个宣传册里有疾病相关的知识,您如果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一起来学习。我知道您不希望给儿子增加负担。等他来探望您的时候,您可以把学到的疾病知识分享给他,他听到您的讲解后也会安心许多,您觉得呢?” “你说的话有道理,那你放那儿吧,等我有空就看看。” 虽然张叔语气依旧冷硬,但是我已经感受到张叔愿意接受我们与他一同战胜疾病的心意。“好的,那我先出去了,您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随时叫我。” “等等,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小司,是您的责任护士。” 战友 第二天晚班,我看到了张叔,朝着他打招呼:“张叔,今晚我值班,有什么需要您随时找我。”谁知张叔连个眼神都没给我,静静地坐在轮椅上看着科室的大门。我心想:“还以为昨天开始张叔愿意和我沟通交流了……难道他不记得我了?或者是发生什么事了?” 就这样,我穿梭在各个病房忙碌着,张叔坐在病房的走廊上。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每次看到他,他都没有跟我说话的意思。当我看到他坐在轮椅上困得头抬不起来的时候,提醒他:“张叔,您困了吗?要不咱回病房睡?在轮椅上睡不安全。” “我不困,你去忙,不用管我。” “您这样我不放心,咱们说好的要共同对抗疾病,怎么说也算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了,我总不能看着我的战友因为瞌睡摔倒吧,那我也太不讲‘革命’友谊了!”张叔看着我无奈地笑了。 “对嘛,多笑笑才好!现在,您能跟您的战友讲讲你这样做的缘由吗?” “我儿子说一会儿下班来看我,现在太晚了,我担心打扰隔壁床的病友。在这儿等,他一进门我就能看见。”听到这里,我不再强求,只是告诉他:“那我帮您把轮椅往后挪一点,这样我工作的时候一扭头就能看到您,也放心一些,可以吗?” “可以。”张叔痛快地答应。 “等我忙完,陪您一起等!” 又一个小时过去了,张叔的儿子匆匆赶来,他准备带老人到病房楼前的小花园散散心。由于时间太晚夜间太黑,我有些担心想要阻拦,不等开口却听见张叔的声音:“时间不早了,得跟护士说一下,免得人家小姑娘担心。”听完张叔说的话,我没再拒绝,叮嘱他们注意安全。毕竟,张叔不只需要我们的照顾,更需要家人的陪伴。 再次见到张叔儿子的时候,我和他谈起疾病的治疗需要医患共同努力,不仅需要患者积极勇敢面对,还需要家人的陪伴与支持。家人可以给患者带来的信心与力量是我们医护人员无法替代的。 后来,张叔没有再独自悄悄外出,他越来越配合治疗,身体恢复得越来越快。我们会在闲暇时聊天,聊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 温暖的传递 张叔出院前,我和他分享我顺利通过考试的喜悦。一向少言寡语的张叔主动来到护士站对我说“恭喜”,我笑着向他道谢。 “但是,可不能骄傲啊!”张叔话音一转继续说,“你有一颗善良的心,拥有一份光荣的职业,要继续努力前进!小司,我对你有信心,你可千万别让我失望啊!”谆谆教诲万分诚挚,此刻的他在我眼里不像一位生病的老人,更像一位慈爱的长辈,他眼里柔和又明亮的光芒,悄悄地温暖着我的心。 护理有温度?是的,护理真的有温度!张叔感受得到,我亦如此! (作者供职于郑州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