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了解卒中,抢救生命 |
|
□金文哲 单小松 卒中是一种突发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近年来,卒中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认识卒中 卒中是由于脑血管意外堵塞或破裂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受压,进而引发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是影响我国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一人可能罹患卒中,每6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一人因为卒中而永久致残。近年来,我国卒中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约有3/4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或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卒中的分类与原因 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种类型。其中,缺血性卒中占绝大多数,主要由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出血性卒中则主要由高血压病、脑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较轻的脑缺血症状,通常由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或微栓塞引起。 卒中的急救措施 卒中发作迅速,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对挽救患者生命非常重要。 识别卒中 如发现患者突然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失语或眩晕等症状,应立即怀疑卒中可能,拨打急救电话。 保持呼吸道通畅 让患者平卧,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避免误吸。 控制血压 高血压病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过高可能导致脑出血。因此,在急救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血压。 送医就诊 在等待急救车到来的过程中,尽量保持患者安静,避免搬动或摇晃头部。如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卒中的预防措施 预防卒中发生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 健康生活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卒中风险。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关注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控制慢性病 积极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遵从医生建议,按时服药,控制病情。 积极锻炼 适度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心脑血管功能,增强身体素质,预防卒中。 情绪管理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情绪刺激,有助于预防脑血管意外。 关注家族史 家族中有卒中患者的人群应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巨大威胁。了解卒中的发病原理、症状、分类、急救方法和预防措施,对于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防止卒中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供职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