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输血是一门“技术活”
支原体肺炎知多少
了解卒中,抢救生命
胰腺炎有哪些常见并发症
消化道肿瘤的筛查
如何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肾脏病有哪些中医疗法
1
11 1 2024年3月12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输血是一门“技术活”
 


□杨波

我们常常能在电视里看到这样的桥段:患者大量失血,需要紧急输血,然而血库告急,这时候家属们纷纷撸起袖子要求献血。最后,医生从其中一位血型相合的家属身上抽取新鲜血液输给了患者,患者最终得救。这么感人的剧情是否曾让你为之动容,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场景绝不会发生,因为输血也是一门“技术活”。
输血有门槛,不是贫血就要输
患者经常会在体检或外伤后发现贫血,但并不是人人都需要输血治疗。那什么情况下需要通过输血来治疗呢?
一名正常成人体内约有4000毫升血液,失血、造血功能减退、铁及维生素缺乏等原因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贫血。当人体失血400毫升以下,可以依靠自身供血及时补充,通常无明显不适,无须输血,称为“安全失血量”;当失血量达600毫升~800毫升时,被称为“危险失血量”,这时人体会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需及时输血改善症状;当失血量超过1200毫升时,被称为“死亡失血量”,随时可能危及生命,需尽快补充血液。因此,不要发现贫血就急着找医生输血,你可能吃点药就可以了。
不同的人输不同的血
我们通常听到的输血,指的是将血液或血液制品通过静脉输注给患者,以纠正贫血、补充凝血成分和有效血容量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有时患者缺少的可能是血液里的其他成分,比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就需要通过输注单采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或者凝血因子来纠正异常指标。这就是临床上常规使用的输血方式,即成分输血。这样既能满足不同患者的救治需求,又能减少输血相关的风险。
此外,除了从血库调用其他人无偿献血得来的血液成分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提前采集自身的血液保存起来,待需要时再回输给自己,这就是自体输血。自己的血输给自己,不仅减少了传染病在输血过程中的传播,也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这种方式常用于血常规正常,但是需要进行大型手术的患者。
“万能血”只是个传说
当大家在讨论自己的血型时,经常会听到有人很自豪地介绍自己是“万能血型”,即O型血。因为任何血型的人如A、B、AB、O型血均可输注O型血,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不尽然。O型血的红细胞上缺乏A、B抗原,单纯O型红细胞的输注,不至于造成其他血型患者出现溶血反应,但是O型全血的血浆中含有抗A、抗B抗体,它能致敏或凝集A、B、AB型红细胞,使之寿命缩短或立即破坏,属于输血禁忌。因此,O型血不可以随意输注。
想要将O型血输给其他血型的人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首先,受血者输注的必须是配血相合的O型洗涤红细胞,而非O型全血。其次,只有在抢救生命的紧急关头,受血者血型鉴定困难或同型血缺乏的情况下,才可采用适量的O型血以解燃眉之急。因为少量异型输血时,O型血浆中的抗A、抗B因被受血者的血浆稀释,使受血者红细胞致敏较轻,引起的受血者红细胞寿命缩短现象不易被人所发觉。但是,非必要不采取这种措施,因为严重时仍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反应。因此,O型血是“万能血”的传说,是不科学的,我们需要谨慎看待。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洛阳市中心血站)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