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医技在线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八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读《点亮黑夜·爱迪生传》有感
春回大地乡村暖
做好人不吃亏
旅行的意义
摄影作品
1
11 1 2024年3月14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读《点亮黑夜·爱迪生传》有感
 

□王红丽

 

   读完《点亮黑夜·爱迪生传》这本书后,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这本书深刻地描绘了爱迪生的生活与创造力,让我深受触动。爱迪生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是他通过博览群书,掌握了丰富的知识。
    少年时期的他,虽然没有工作,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向母亲上缴生活费;虽然没有实验室,但是凭借火车车厢的一个小小的角落,完成了他伟大的发明……
    我想,爱迪生取得的成就源自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创新的不懈追求、对外界偏见的坚强抵抗,以及对梦想的坚持不懈。因此,这本书不仅是伟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还是一部关于坚持、奋斗和创新的颂歌。
    这本书让我深刻感受到,无论是在护理科研领域,还是其他领域,成功绝非偶然。想要成功,我需要不断努力、热爱工作,以及面对困难时的不屈不挠。
爱迪生:坚韧不拔的发明家
    当人们惊叹爱迪生的发明且尊称他为发明家时,可能忽略了他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爱迪生一生的发明共2000多项,拥有专利1000多项,平均每11天就有一项新的发明诞生。但是,你是否注意到,他经常废寝忘食,甚至在60多岁时,仍在实验台上推进他的发明项目。在我看来,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天才,只有那些为理想不懈奋斗、为梦想废寝忘食的人。
    爱迪生坚信,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探索到别人未见的领域。如今,我们生活在信息发达的时代,过着快节奏的生活,很难让人像爱迪生一样钻进去、沉下心、慢下来去深入、持久地学习。
    这本书能起到警醒作用。作为一名护理人员,爱迪生在提醒浮躁的我,要放慢脚步、沉下心来、坚持不懈地去发现临床问题,进行追根溯源、探索科研,实现自己的科研梦。
科研是一把“利器”
    随着护理领域的快速发展,护理科研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加之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需求的多样化,护理工作已不再局限于基本的照护,而是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科研不仅是帮助护理人员更深入地参与临床实践,还是驱动护理工作创新和改进的一把“利器”。但是,大多数护理人员对科研望而却步,无从下手。
    前段时间,在一次国家级的学术会议上,2023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功的专家应邀分享经验。其中,我们单位护理部的杨主任分享了她的科研项目——“上下左右”法。她的方法既形象又实用。她说:“做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靠长久以来的积累。”
    “上下左右”法是指上看国家政策,下看临床工作和阅读文献,左右看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再进行总结。结合到日常护理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并总结归类。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再是简单模仿前人的方法,而是在遇到问题时,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思考,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此时,提出的疑问,可能正是下一个创新的起点,也可能是令大家束手无策的科研点。杨主任还说,她做科研成功的另一个关键点——坚持阅读文献,应用文献中的方法来解决临床问题。这种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就是爱迪生所主张的全身心投入、坚持不懈吗?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深知科研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科研不仅可以提升我们对疾病的理解,还能推动我们在照护患者时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方法,从而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护理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
    目前,我在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坚持科研,在黑暗中寻找光明。阅读文献就像一座灯塔,引导着我前进。这不仅是提升专业技能的途径,还是寻找创新灵感的源泉。
    我坚信,只要持续不断地探索和努力,就一定能在护理科研的道路上取得丰硕的成果。正如爱迪生所说,世上本没有天才,有的就是那些不懈努力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自己领域的“天才”,点亮那看似黑暗的夜空。我们的每一点儿努力,都是在为患者的健康和福祉献上一束光明。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肿瘤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