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中医药周刊·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医技在线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妇幼健康
 
第六版:中医药周刊·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浅析“五脏相关论”的辨证思想
生活处处有中医
临床运用治痛“对药”心得
定眩汤治疗颈源性眩晕感悟
征 稿
1
11 1 2024年3月2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浅析“五脏相关论”的辨证思想
 


□王国斌

中医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五脏的五行属性,不仅用于阐释五脏的功能特点,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阐释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即五脏之间存在着递相资生、递相制约的关系。五脏生克异常也会导致病理的传变。
“治肝当固肾”
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肾同源,化生精血,同时肝又有助于后天脾胃的消化功能。在治疗乙肝和肝炎后肝硬化方面,笔者提出“治肝当固肾”。
临床治疗乙肝大多重视其横传规律。在治疗乙肝的同时,只顾护其脾胃功能,而忽视了肝脏有病,亦可伤肾的纵向传变,不能及时顾护肾脏功能,尤其慢性乙肝,失治误治,每致肾脏受损,才予以顾护,可此时多属乙肝晚期。从肝肾的生理特性而言,肝藏血,体阴而用阳,然阳性往往易动易亢;肾藏精,宜封藏,而不宜泄,但精气往往易泄易损。因此,临床上多见肝肾阴虚之证。笔者经过多年肝胆病防治研究发现,肝肾阴虚为肝炎后肝硬化的基本病机,可以将一贯煎作为治疗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的基础方,并通过加减化裁,研制出软肝宝片,临床疗效显著。
“治心当理脾胃”
心属火,脾、胃属土,火能生土,俗称母子关系,二者彼此为顾、关系紧密。需要注意的是,正是二者生理上的密切关系,规定了其病理上的相关性。脾胃升降当关乎全身,心机运作亦不例外,心病多由心气心阳不足或心阴心血亏耗、脉道不通、心神失养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衰则诸病丛生,心气、心血失养,心病乃生。故中医有“脾心痛”之病。心虽主血脉,但当脾、胃运化与升清正常时,血的化生充足,心脉得养,血质正常,无浊痰湿热之邪潴留于内,才能使心的功能活动正常,所谓“子助母气”之说;反之则脾胃病累于心,所谓“子盗母气”之论。因此,笔者提出“治心当理脾胃”,并使用生脉饮合丹参饮合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心阳不振型心悸,临床疗效甚佳。
“治脾当治心肾”
“治脾当治心” 心脾两脏在生理上互根互用,病理亦常互相影响,如思虑过度,不仅可以耗伤心血,还可引起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出现纳呆、腹胀等症;若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或劳心过度,血液耗损过多,最终均可导致“心脾气血两虚”,出现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等症。此外,无论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还是脾主统血功能障碍,均可引起血液运行失常。
脾主思而统血,心藏神而主血,思虑过度,则劳伤心脾;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衰血少,而心失所养,心虚则神不守舍,故见心悸、失眠等症。因为脾是气血化生之源,补脾即可以养心,且脾气得补,则血液得以统摄,方能血行脉中,所以当心脾同治,但重点在于治脾,故常以归脾汤加味进行治疗,疗效斐然。方中黄芪、人参、白术、甘草之甘温补脾益气;以枣仁、远志、茯神宁心安神,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用木香行气舒脾,以期补而不滞,得以流通,更能发挥其补益之功。
临床上胃肠动力不足症,患者多表现为食后腹胀、排便不畅、嗳气等,可以在香砂六君子汤基础上加用生脉饮,或使用人参配赤芍、丹参、桃仁,患者服后腹胀豁然减轻,大便畅通,此所谓强心气,以促脾运之意也。“治脾亦治心”。
“治脾当治肾” 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精微,具有固摄的作用,若伤及脾胃,则会导致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而反成湿浊,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发为泄泻;肾为先天之本,主封藏,司二便,肾阳受损,则温煦无权,蒸腾汽化作用减弱,司二便之功能失常,出现泄泻。治疗上要注意补脾益肾,因此笔者提出“治脾当治肾”。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之一,主要特征包括便秘、腹泻、腹痛、腹胀,且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其中腹泻多见于晨间或早餐后,便后腹痛、腹胀消失,大便每日一次或多次,偶见一日腹泻20余次者;腹痛多见于右上腹,无放射痛;腹胀多伴有呃逆,或胃肠气体增多等。中医无此病名,但根据IBS的临床表现与特征,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的“腹痛”“泄泻”“便秘”“肠癖”等范畴,肠易激综合征病位虽在肠腑,却与脾、肾、肝等关系甚为密切。
IBS患者所表现的泄泻多发生于早餐后,理当责之于脾失健运、湿聚不化。脾肾阳虚,脾虚清阳不升反下,肾虚关门不利反开,因此泄泻暴作,终致久泄不愈,反复发作。
“治肺当理脾”
咳嗽的发生,常因外邪侵袭,肺卫郁闭,肺气不得宣发而引起;也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累及肺脏,肺气失其清肃之性而发生。脾为生痰之源,为气机升降之枢,肺为贮痰之器,功主一身之气,足见二者关系密切。清代医者陈复正在《幼幼集成》中道:“凡有声无痰谓之咳,肺气伤也;有痰无声谓之嗽,脾湿动也;有声有痰谓之咳嗽,初伤于肺,继动脾湿也。”可见咳嗽的发生与肺脾二脏功能失调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论述。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咳嗽的发生与肺脾功能失调有关,故倡“治肺当理脾”之说。
痰在咳嗽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咳嗽之成因,乃痰饮之作祟,故指出无痰则不咳,只不过痰多痰少、易咳难咳而言。正如景冬旸在《嵩崖尊生全书》中说:“有声无痰曰咳,非无痰,咳费力,痰不易出,病在肺,肺主声,故声先痰后;有痰无声曰嗽,非无声,痰随嗽出,声不甚响,病在脾,故痰出嗽止。”笔者在运用宣肺化痰、理气止咳之法的同时,始终不离调理脾胃之药,常将健脾消积之法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提倡“肺脾同治”。由于脾肺为“母子之脏”,需要健脾、消积、导滞,“子病治母”,故其生痰之源是治疗咳嗽的重要法则。
“治肾亦治脾”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并无此病名,但根据临床症状,当属于中医学之“腰痛”“痹证”范畴。笔者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提出“治肾亦治脾”。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的说法。从总体上说,椎间盘的病变系脊柱的病变,《黄帝内经》云:“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俞者,应也。意即中央土病在脾,而其反应却在脊柱。王冰对此释云:“以脊应土,言居中尔。”脊柱本为骨骼系统,何以言其应在土呢?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因为脊柱居于人体中央,恰与土位中央相应,以所居之位相当,故言脊应土也,此亦《黄帝内经》所云:“脾者土也,治中央”;其二,脊为骨属,骨之合肾也。《黄帝内经》云:“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故脊之主者,亦为脾也。说明脊柱功能的正常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脾来决定的。脊柱骨系的病变之所以与脾土关系密切,是由于脊柱的病变虽多,如常见的脊椎错位、椎间盘突出等。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生理位置的偏离,如椎体生理位置的偏离,即为脊柱错位综合征;椎间盘髓核生理位置的偏离,则为椎间盘突出症。位在中央则不病,偏离中央则病,此为脊柱疾病的共同特征。为什么会出现偏离呢?这显然与“治中央”的这个机制失调有关。因此,不论西医学从何种角度去认识这个问题,无论是何种因素导致上述这个“偏离”,在中医看来,都与脾相关,都与土相关,都与“治中央”相关。因此,椎间盘突出症以及其他错位性的脊柱病变的共同病机都应非脾胃莫属。故笔者认为,从肝、肾、瘀、痹论治此病,只是看到了本病的表象,并未抓住其基本矛盾。
根据笔者长期的临床观察,本病虽然常出现腰痛,但是肾虚症状不著,故以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似较单一。根据本病的突出症状腰腿疼痛常于休息后减轻,劳累即加重之临床特征,说明气虚才是本病的内在因素,应从脾论治,辨为内伤中气,中气不足,湿邪下注,流入经络而发为本病。因此,对于椎间盘突出症,笔者主张从脾论治为主,同时兼顾肝肾。
笔者通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自拟经验方“益椎方”,一则补其虚,祛其邪,加速病变的康复;二则调节好机体的气血阴阳,有效防止病变的复发,在临床上常获良效。
(作者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