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医技在线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六版:健康促进
 
第十二版:妇幼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扁桃体、腺样体术后须知
儿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应对策略
孕期营养与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痤疮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了解和预防妇科疾病
盆腔炎有什么危害
儿童贫血的识别与营养干预
1
11 1 2024年5月14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儿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应对策略
 

□卢青春

在当今社会,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这种行为可能看似只是一时的冲动,但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非自杀性自伤。非自杀性自伤(NSSI)是指个体在没有自杀意图的情况下,故意直接伤害自己身体组织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包括割伤、烧伤、咬伤、抓伤等多种形式。虽然这种行为并非出于自杀的目的,但其潜在的风险和后果不容忽视。
那么,儿童青少年为何会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呢?
从个体心理因素来看,自卑心理、自责、冲动性强、有早期创伤经历等特性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这些孩子可能由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或社会环境的压力,导致自我认同感降低,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和自责的情绪。当这些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可能会选择通过自伤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痛苦和不满。
外在环境因素也对儿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有着重要影响。这包括遭遇负性生活事件(如欺凌、失去亲人等)、家庭环境(如亲子关系不合、家庭暴力等)和同伴关系(如被同伴孤立等)。负性生活事件是导致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事件可能使孩子感到无助、绝望和愤怒,进而选择通过自伤来应对这些负面情绪。同时,不良的家庭环境和同伴关系也可能加剧孩子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更容易出现自伤行为。
神经生物学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青少年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研究发现,内源性阿片肽、多巴胺等物质的异常可能与自伤行为有关。此外,遗传因素也可能在自伤行为中起到一定作用。
面对儿童青少年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家长和老师需要提高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要时刻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异常行为。家长和老师一旦发现孩子有自伤的倾向或行为,应及时进行干预和引导;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其次,针对具有自伤行为的孩子,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带有抑郁或焦虑情绪的孩子,通过应用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来改善症状。然而,药物治疗并非万能之策,孩子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还需要配合心理治疗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应该从多个层面来预防和减少儿童青少年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如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改善家庭环境,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加强社会支持,为孩子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帮助等。
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解决。因此,在面对儿童青少年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时,我们需要保持耐心和关爱,用理解和包容的态度来引导他们走出困境。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荣康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