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体力劳动强度逐渐降低,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对各种美食的品质和需求日渐提高。人们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超重肥胖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很多儿童也出现了过度肥胖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体重也逐年增加。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6岁以下的儿童超重肥胖率达到10%,6岁至17岁儿童超重肥胖率接近20%,分别高于2015年的16%和2002年的6.6%,仅肥胖就已达7.9%,远远超出1982年的0.2%。城市儿童肥胖率长期居高不下,农村儿童肥胖人数增长迅速,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超重和肥胖是由于身体大量脂肪堆积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食物摄入过量,产生的能量大于身体运动所消耗的能量。因此,过剩的能量被转化为甘油三酯储存于脂肪细胞内引起肥胖。相反,在身体供能不足的时候这些脂肪会重新被分解为身体所需的能量,这就是为什么在产生一段时间的饥饿感后,人们就不觉得饿了。很多人利用这一原理来控制体重,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也是很多儿童减脂的常用方法——饥饿法。虽然通过“饿了喝水,馋了扇嘴”的方式减脂确实可以快速产生一定效果,但是长期饥饿易出现体力不支、精神不振等现象,还会引起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或消化道不适等问题,对儿童的学习、生活和生长发育带来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减脂只是促进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进行分解和消耗,体内的脂肪细胞总量不会因减脂而发生改变。很多人认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减脂后,脂肪细胞重新生长出来需要一段时间,这个时候便恢复了以往的饮食习惯,体重还会有快速增长的可能。因此,“管住嘴”并不是简单的节食。儿童生长发育对优质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一定要保证,同时结合控制体重的需要,限制总能量的摄入,多摄入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谷物等膳食纤维含量较多的食物。 正确的儿童减脂方法是要在“管住嘴”的同时“迈开腿”,坚持进行适当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跳绳、骑单车、游泳等,这些运动可以加速新陈代谢,在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合理减少脂肪量。一般来说,在有氧运动开始的前期,身体内糖的供能占比较大,但在运动30分钟后,糖的供能占比逐渐下降,脂肪开始分解为身体供能并逐渐超过糖的供能占比,身体燃烧脂肪的效率显著提升。另外,适当的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显著提高心率和代谢率,促进脂肪分解和消耗。这种训练是通过高强度锻炼使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增加,使身体在恢复期间需要更多氧气参与脂肪分解。高强度间歇训练虽然时间短,但是效率高。深蹲、高抬腿、开合跳、俯身开合跳等都是经典的HIIT动作,家长可以根据儿童运动的类型、强度和时间等制定合适的运动方案。 《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建议,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运动处方师等专业人员的安全评估和指导下,结合儿童的运动能力制订运动方案,从每天20分钟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开始,逐渐增加到每天20分钟~60分钟,并养成长期运动习惯。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每周至少进行3次、每次20分钟~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包括每周至少3天的强化肌肉力量和(或)骨健康的高强度抗阻运动,鼓励多种运动方式相结合。肥胖儿童和青少年可根据身体状况选择传统健身方式,增加运动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如健身长拳、八段锦等。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