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南阳市卧龙区:医养结合托起“最美夕阳红” |
|
近年来,南阳市卧龙区认真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着眼“以医助养、以养促医”,构建以乡镇卫生院、敬老院一体化特色医养品牌为“点”,“全链条式”医养结合模式推广应用为“线”,整体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为“面”的多层次、全方位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优化服务供给方式和供给能力,取得了初步成效。2024年年初,卧龙区被命名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 强化顶层设计 推动医养事业发展 卧龙区积极做好规划引领,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为全区重点民生实事;探索建立以乡镇卫生院、敬老院一体化为“点”,“医疗集团牵头单位+乡镇街道医养服务中心+村(社区)医养服务站+家庭”为“线”,老年友好型社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老年医疗健康服务网络、乡镇邻里中心建设为“面”的多层次、全方位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为健全工作机制,卧龙区成立“三级书记抓养老”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指挥部,建立由卧龙区主要领导为组长,卫生健康、民政、发展改革、财政、医疗保障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医养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形成职责明晰、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为加强保障措施,卧龙区先后出台《卧龙区深化医养结合促进健康养老发展实施方案》《卧龙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土地供应、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投入8000余万元实现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对1700余处公共区域、小区、医院、敬老院和居家养老特殊困难家庭进行无障碍和适老化改造;把健康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作为“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的重要对象开展培训,医疗集团定期组织医疗机构及医养结合机构工作人员进行线上、线下业务带教,逐步健全健康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和保障体系。 卧龙区强化督导监管。卧龙区效能服务中心联合相关部门成立督导考核组,按照“13710”工作制度和“四不两直”工作法,对医养结合机构服务管理、社会效能及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考核;强化卫生健康、民政、医疗保障、市场监管、消防等行业部门监管责任,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举报线索核查等措施,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推动“全链条式”医养结合服务体系高质量建设。 探索引领 勇于践行 创新实施“两院一体”医养模式 2020年,卧龙区聚焦农村特困群体,在全省创新实施“两院一体”的医养模式,出台《卧龙区卫生院敬老院一体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卧龙区试点乡镇敬老院人财物移交乡镇卫生院工作方案》,3个试点乡镇的敬老院移交卫生院管理调度,组建医养服务中心,卫生院院长兼任医养服务中心负责人。 2023年10月,在总结完善3个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卧龙区出台《卧龙区卫生院敬老院一体化服务实施方案》,“两院一体”实施范围推广到5个乡镇,在强化兜底保障的前提下,开展社会化经营。 在“两院一体”试点阶段,卧龙区投入财政资金260余万元,重点进行适老化改造,完善消防设施、增加生活辅具。在“两院一体”推广阶段,将一体化运营机构每年5万元的运营经费、集中供养特困老年人每人每月增加500元的医养护理费、按比例配备的工作人员工资均列入卧龙区财政预算。 在深化服务内涵方面,卧龙区积极组建“医、护、康、养”团队,实现医疗、护理、康复、养老资源对接,聚焦入住老年人的需求,遵循兼顾集体和照顾个别的原则,参考老年人的体检结果和个人的基本需求,从两个维度提供“医、防、康、养、护、住”全流程、全方位的一站式健康养老服务(涵盖日常照护、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文体娱乐、心理慰藉等)。 潦河镇、石桥镇、王村乡按照“功能分区、入住老年人分级”的理念,设置了生活照料区、饮食服务区、体育健身区、康养休闲区、医疗保障区;对入住老年人,护理分为自理、半自理、失能等级别;组建“医、护、康、养”团队,开展精准服务。试点乡镇开展精准医疗服务,充分发挥卫生院的优势,强化入住老年人的医疗健康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等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对入住老年人,提供艾灸、针灸、按摩、理疗等中医药特色服务。试点乡镇开展精准照料服务,护理人员负责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工作,改善饮食营养结构,科学配餐;对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护理人员提供喂饭、翻身、擦洗、按摩、大小便清洁等服务。试点乡镇开展精准文体服务,设置多功能娱乐室,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定期组织开展健身活动,满足老年人健康、情感、生活等多重诉求。 龙头带动 整合资源 构建“全链条式”医养服务体系 卧龙区将拓展医疗机构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和持续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与优化运营机制紧密结合,构建“从集团服务到家庭养老”的“全链条式”服务体系。 卧龙区医疗健康集团牵头单位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成立医养结合管理办公室,对各医养结合机构开展业务指导、质控评价、督导考核、人员培训等工作。集团内17家公立医疗机构增加“养老服务”职能,强化老年医学科建设,形成以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为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老年医疗健康服务网络,开展“百千万”活动,提供“家庭医生团队+中医师团队+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的精准化、精细化组合式居家上门签约服务。 除了“两院一体”模式外,卧龙区还增设了“医中办养”模式,养老机构增加医疗服务的“养中办医”模式,养老机构委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托管运营”模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街道养老机构合作签约服务的“医养协作”模式等。卧龙区按照就近原则,医疗机构、乡镇幸福大院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签约,开展“医疗服务+日间托养+居家养老”的医养服务,满足不同情况的老年人的需求。 目前,村卫生所(室)与幸福大院签约12家,医疗机构与日间照料中心签约57家。卧龙区整合医疗健康、基本公共卫生、养老服务、家政等资源,制定“健康养老服务基础包”和“个性化差异包”,以医养服务机构为依托、智慧化平台和热线为纽带,按需向居家老年人派单开展“六助”服务,打通医养服务“最后一公里”。 目前,卧龙区已形成“医疗集团+医养服务中心+医养服务站+居家”完整的链条,全面提升居家社区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多措并举 全面推进 整体提升医养服务综合能力 卧龙区强化医养阵地建设,以邻里中心为抓手,大力推进区级养老中心、乡镇街道(景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融入医疗服务、健康教育等内容,为群众提供便利的医养场所;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给老年人提供便利、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指数,积极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目前,已创建国家级老年友好型社区3家,省级老年友好型社区2家,市级老年友好型社区15家。 为落实老年人服务优待政策,营造友善环境,改善老年人就医体验,卧龙区积极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已成功创建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4家、市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8家。 卧龙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积极推进医养与文化、旅游、互联网等不同领域的跨界融合,推动资源优势互补;发挥旅游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立体化健康养老方式,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目前,全区120家养老机构全部与医疗机构签约。医养结合机构17家,“两院一体”机构8家,切实提高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措施、完善机制、探索创新,托起卧龙老年人最美夕阳红。”卧龙区副区长冯自敬说。 (本报记者冯金灿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