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与滥用风险 |
|
□崔喜喜 抗生素,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滥用现象也日益严重,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风险。本文将从抗生素的正确使用与滥用风险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公众对抗生素使用的认识,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是确保其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和避免耐药性的关键。以下是抗生素正确使用的几个要点。 严格掌握适应证 抗生素仅适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对于病毒、真菌等引起的感染无效。因此,在使用抗生素前,必须明确病因,确保患者确实存在细菌感染。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不同的抗生素具有不同的抗菌谱和适应证,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免导致菌群失调和耐药性的产生。 遵循用药原则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循“尽早使用、剂量要足、疗程足够”的原则。同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和用药途径。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抗生素与其他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或调整用药方案。 做好皮试和监测 在使用抗生素前,应做好皮试,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抗生素的滥用风险 抗生素的滥用是指不恰当、不必要或过度使用抗生素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会导致药物资源的浪费,还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和危害。以下是抗生素滥用的几个主要风险。 毒副反应 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各种毒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皮疹、过敏反应等。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血液系统异常等严重后果。 耐药性 抗生素的滥用是导致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会使细菌逐渐产生耐药性,导致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变得无效。这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还可能导致无药可用的局面。 菌群失调 抗生素的滥用会破坏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导致有益菌的减少和有害菌的增多。这会引起各种健康问题,如腹泻、便秘、营养不良等。 二重感染或交叉感染 抗生素的滥用还会增加二重感染或交叉感染的风险。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抗生素也会破坏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屏障,使得其他病原体更容易侵入体内并引发感染。 免疫力降低 适当的病原菌感染有利于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免疫能力的提高。然而,抗生素的滥用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得患者更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袭并引发疾病。 总之,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共同努力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和减少相关风险的发生。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