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的表现 |
|
□武胜 壮壮从小就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他经常跟小朋友发生肢体冲突,玩具也总是被他暴力玩弄。别人讲话时,他总爱不分场合地插话,如果妈妈没及时回应,他会捧着妈妈的脸反复说。妈妈很苦恼,壮壮看起来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为什么自己和孩子相处那么难呢? 通过壮壮妈妈的描述,以及现场行为观察,医生判断壮壮很可能是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那么,什么样的表现是ADHD呢? 我们要关注ADHD发病的年龄阶段,在不同阶段ADHD表现是有很大差异的。 新生儿期的ADHD患儿易兴奋、惊醒、夜哭、要抱着睡或者嗜睡。 婴儿期的ADHD患儿抱在怀里好动、不安宁、好哭、容易激惹,家长通常会觉得患儿比较难带。 幼儿期的ADHD患儿表现为多动、难管教、不听话、不遵守规则、不能静坐、注意力不集中,与其他小朋友关系不和谐,常被老师或者家长惩罚。 学龄前期的ADHD患儿主要表现多动和冲动,患儿像是上足了“发条”,不分场合吵闹。 小学阶段的ADHD患儿主要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坐不住,做作业时边做边玩,学习效率低,甚至有的患儿学习困难等,情绪不稳定,冲动、任性,容易有粗暴动作,难以交友和维持友谊。部分患儿出现说谎、逃学、偷窃等行为问题。 青少年期的ADHD患儿依然会出现注意力难以持续,社交活动短暂多变,阅读困难,不能保持安静;做事情缺乏组织计划性,不能有始有终,很难完成任务,常有危险行为。 成年期的ADHD患者则以缺乏组织积极性,行为拖拉、冲动,常草率决定、鲁莽行事,情感容易爆发为主要表现。 罹患ADHD的人群存在注意力维持困难和(或)多动、冲动,很多时候因不能遵守规则、不听指令、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学业欠佳等,会给自己带来较多的批评和指责,也会因多动、冲动导致社交欠佳、难以维持友谊。儿童青少年期是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上文提到的这些因素又将给患儿带来精神和心理层面的问题,比如自卑、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孤僻、厌学、自伤自杀等行为问题。 有了以上表现就证明是ADHD了吗?答案是不一定!我们还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以上表现必须是持续存在6个月以上。 如果在不感兴趣的事物上难以集中注意力,但是在喜欢的领域能够专注,那便是人之常情。 我们还要看这些表现是否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社交等功能,如果功能受损,才算是达到诊断标准。 有人会说孩子小时候挺好的,为什么长大了却出现问题了呢?ADHD的发病年龄通常为12岁之前,但不是孩子到12岁才发病。笔者认为,孩子在较低年龄阶段,家长对其要求的标准也较低,也有部分孩子可能在频繁的鼓励和奖励下,能够按时完成任务或者能够遵守规则,但是当孩子的能力不足以应付日常学习和社交等情况之后,问题才暴露出来。 总之,关注和了解ADHD的表现,可以帮助我们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为“不听话”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助力!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