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权
在临床上,“有是证,用是药”,故辨证论治常被中医大夫们所推崇。但是,有时看病,在病因上也能找到治病的突破口。下面,笔者分享一例辨治耳鸣的案例。 周某,女性,26岁,患耳鸣已经8个月有余,百法不效,伴见心悸,失眠。笔者询问患者出现耳鸣前是否发生过感冒,患者否认患过感冒。在耳鸣发病前1个月,患者共来了3次月经,随后便出现了耳鸣。 听到此,笔者心中已有思路,患者1个月来3次月经,气血耗伤、气不摄血、阴血亏耗,有可能是耳鸣、心悸、失眠的主要原因。 方药 归脾汤、四物汤合生脉饮加减。党参10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甘草10克,茯苓15克,川芎6克,白芍10克,熟地15克,丹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8克,牡蛎40克,大枣6枚。共7剂。 疗效 服上方7剂后,停药半个月,患者的耳鸣、心悸、失眠均已消失,疗效甚好。 按语 耳鸣一证,治疗不易,临证时需要仔细辨证。此患者,从病因分析,属于气血亏虚(血虚为主)之证,故以归脾汤四物汤合用,益气养血;气血亏虚致心悸,用生脉饮,益气养阴定悸,加丹参一味,功同四物,既可养血,又可活血,使补而不滞;因有失眠,故加牡蛎,养阴安神。该方将患者亏虚的气血补充完善,故耳鸣、心悸、失眠,痊愈。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高龙镇石牛村集体卫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