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敏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传染病,尤其在春夏季节较为高发。当儿童患上手足口病时,家长往往感到焦虑和无助。但只要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就能帮助儿童尽快康复,减轻病痛。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发热性、出疹性传染病,主要影响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1岁~2岁的幼儿。在夏秋季节,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往往较高。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低热、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手、足、口腔等部位会出现小水疱。这些小水疱通常呈现为米粒至豌豆大小,圆形或椭圆形,疱壁薄,内容澄清,呈现乳白色。口腔内的水疱则可能快速破溃,形成灰白色糜烂或浅溃疡,并伴有疼痛。 手足口病的护理 消毒隔离 由于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护理患者时,应做好隔离措施。患者应单独使用餐具、毛巾等生活用品,避免与家属共用。患者的房间应保持通风,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 皮肤护理 手足口病患者的手、足、口腔等部位会出现疱疹,这些疱疹可能会带来疼痛和不适。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疱疹破损后继发感染。如果疱疹破损,可以涂抹一些抗生素药膏来预防感染。 口腔护理 口腔内的疱疹可能引起疼痛和不适,影响患者的进食和口腔健康。在护理过程中,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以给予一些局部麻醉药物来缓解疼痛。 饮食护理 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对于口腔疱疹导致疼痛的患者,可以给予流质食物,如果汁、稀饭等。同时,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在50摄氏度即可被迅速地灭活,因此不宜进食生食、凉食,应将食物彻底煮熟、煮透后再食用。同时,要确保患者摄入足量水分,避免脱水。 心理护理 手足口病患者可能因为疼痛、不适等症状而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在护理过程中,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安慰,帮助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观察病情变化 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果患者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预防并发症 手足口病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预后良好,但也有一些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如脑炎、心肌炎等。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预防手足口病也同样重要,为了降低感染风险,家长应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生病儿童接触、不分享玩具等。同时,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定期通风换气,对常用物品进行消毒。此外,及时接种疫苗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儿童感染手足口病的概率。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