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传凤
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是既兴奋又紧张的时刻,然而,在新生儿成长的过程中,黄疸是一个常见且需要关注的问题。 新生儿黄疸也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问题,超过80%的正常新生儿在生后早期可出现皮肤黄染;新生儿血清胆红素超过5毫克/分升~7毫克/分升(成人超过2毫克/分升)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未结合胆红素的升高是新生儿黄疸较为普遍的表现形态,严重者会诱发胆红素脑病(核黄疸),致使神经系统遭受永久性的损害,甚至造成死亡。因此,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十分必要。 观察黄疸情况 生理性黄疸 通常在出生后2天~3天出现,4天~6天达到高峰,7天~10天消退。注意观察黄疸的出现时间、部位和颜色变化。 病理性黄疸 出现时间早(24小时内)、程度重、持续时间长,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食欲、体温等全身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喂养护理 尽早喂养 尽早开始供给充足的奶量,促进新生儿肠蠕动,帮助胎便排出,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 母乳喂养 鼓励母乳喂养,母乳有促进排便的作用,能帮助儿童通过尿便带走多余的胆红素。如果因为母乳喂养而影响肝脏对于胆红素的处理能力,造成的黄疸消退时间延迟,应在医生的建议下暂时停止母乳喂养,但停止的时间不应超过48小时。 补充水分 如果儿童已经开始喝配方奶粉,应在喝奶粉后及时补充一点白开水,有助于排尿和降低黄疸程度。 阳光照射 适当让儿童接受阳光照射,有助于黄疸的消退。但注意避免烈日直晒,可以选择上午日光较柔和的时间段,隔着玻璃进行。晒太阳时应脱衣服暴露皮肤,但要适当遮盖眼睛和外生殖器。 药物治疗 病理性黄疸 如果黄疸指数较高,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如益生菌等,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蓝光治疗 对于黄疸严重的儿童,可能需要放入恒温箱里进行蓝光照射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需要家长细心观察和耐心护理。生理性黄疸一般可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则需要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预防新生儿黄疸同样重要,孕妇在孕期应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感染,均衡饮食,确保营养充足,减少不良因素对胎儿的影响,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 家长还需要密切观察儿童的黄疸情况,如发现黄疸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新生儿黄疸是家长可能面临的挑战,但只要家长保持冷静,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就能帮助患儿顺利渡过难关。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天中街道办事处卫生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