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贯聪 文/图
骶骨肿瘤是指生长在骶骨上的肿瘤,发病率较低。对于骶骨肿瘤,手术方式主要有整块切除、边缘切除和刮除。术后,根据情况,要对患者进行放疗、化疗等。 骶神经保留与功能的关系 在仅保全S1神经根时,术后患者的括约肌功能会丧失,需要定时导尿,引导排便。 在双侧S2神经根得到保全时,50%的患者可保留部分大小便自主控制能力,无须导尿,大便失禁者少见。 在保全单侧S3神经根时,术后大多数患者的括约肌功能可保留。 在双侧S3以上神经根得到保全时,术后患者的膀胱控尿功能及大便控制功能基本正常。 切除低位骶骨肿瘤(骶3椎体及以下)后往往不需要重建,但是对于无法保留骶1或骶髂关节不完整的患者,在骶骨肿瘤切除后通常需要重建,以保证躯体的稳定性。 腰髂重建方式 脊柱骨盆重建是指任何自后方连接腰椎与双侧髂骨的重建方式,是全骶骨切除后腰髂稳定性重建的基础方式。 骨盆环重建是指仅连接双侧髂骨,不与腰椎相连的重建方式,多作为脊柱骨盆重建的辅助方式。 前方椎体重建的目的是重建前方椎体与骨盆之间的生物力学结构,多与其他重建方式联用。 重建技术的发展 早期的Galveston技术(脊柱骨盆固定基础技术) Galveston技术是用2根L形棒固定腰髂,一端用钢丝固定腰椎,另一端插入髂骨2层皮质骨之间(图1)。 改良Galveston技术 用椎弓根钉代替钢丝来固定L形棒,改良了Galveston技术(图2)。改良Galveston技术的优点是椎弓根钉的使用增强了腰椎固定的稳定性,并减少了需要固定的腰椎节段。 闭合环技术 在使用改良Galveston技术的基础上,在双侧额外增加各1枚髂骨钉和1枚纵向植于L5椎体内的椎弓根钉,最后用1根预弯金属棒连接髂骨钉及L5椎体内的椎弓根钉(图3)。 这种技术加强了前方椎体与骨盆之间的生物力学结构。 四棒技术 这种技术增加了纵向固定强度,但由于内侧椎弓根钉的方向为“直向前”,会导致其长度较短,因此抗拔出力量低于长椎弓根钉(图4)。 3D(三维)打印骶骨假体重建技术 我国学者设计出了3D打印骶骨,将假体与L5椎体终板和两侧髂骨截骨面连接,再用2根椎弓根钉和金属棒与L4连接(图5)。 这种3D打印骶骨假体重建技术实现了腰髂、骨盆后环和前柱3个主要结构的重建,并且在骨接触面采用多孔结构,有利于骨的长入。 为了达到生物力学稳定,腰髂、骨盆后环和前柱的联合重建是全骶骨切除后重建的关键点。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肿瘤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