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季节。预防儿童腹泻要做好个人及环境卫生;食物要保证新鲜,煮熟煮透;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生吃瓜果前,一定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生食、熟食刀板要分开;剩余食品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提倡分餐制。
在我国,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多发病,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儿童夏季腹泻高发于每年的6月~8月,多为急性感染性腹泻。通常是由多个病原体、多种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病原体多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与痢疾杆菌,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伴恶心、呕吐或发热。 导致儿童腹泻的因素 夏季高温、潮湿的天气,适合病菌的繁殖,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加上雨水充足,水源也容易被污染。这个季节人们喜爱生食瓜果,如果清洗不彻底,容易患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可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如果生活饮用水源被肠道传染病患者或病原体携带者排出的粪便、呕吐物污染,就可能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的暴发流行。 人们居家使用冰箱时,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一般在0摄氏度~5摄氏度,可抑制大多数细菌的繁殖,但是一些嗜冷菌(如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依然很活跃,细菌大量繁殖会造成食品变质。如果冰箱里生食、熟食混放,也会导致食物污染或变质。食物在加工、储存、制作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也可能造成传染。 虽然人体对病原体有一定的防御能力,但是天气炎热导致很多人睡眠少、食欲差、抵抗力下降,肠道致病菌“乘虚而入”,人体的防御系统也难以抵抗。 预防儿童腹泻的方法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用水卫生,不给儿童饮用生水;注意手部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讲究食品卫生,生食清洁到位,减少生冷食物的摄入量;餐具(碗、筷、汤勺等)要煮沸消毒;不吃生腌的海产品,生食、熟食所用的菜刀、案板要分开;隔夜食品尽量不食用,或者彻底加热后再食用;提倡分餐制。婴幼儿提倡母乳喂养,增加抵抗力,并及时接种疫苗。尽量减少与腹泻患者的接触,特别是不要共用餐具。预防夏季流行性感冒、高温导致的中暑,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注意劳逸结合,增强身体抵抗力。不要到有急性肠道传染病病菌的河里游泳、洗澡。注意乳品的保存和奶具、餐具、便器、玩具的定期消毒。 儿童腹泻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患儿可适当补充益生菌进行治疗。同时,腹泻可导致人体从肠道丢失大量液体和电解质,如果脱水严重,会引发肾功能性衰竭,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在无频繁呕吐、可饮水及进食的情况下,要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制剂由葡萄糖和人体必需的钠盐、钾盐等组成,可以补充因腹泻丢失的水分及盐分,维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腹泻人群应避免进食高糖、高脂和高粗纤维食物。婴幼儿继续母乳喂养,暂停食物添加。人工喂养婴幼儿伴有乳糖不耐受时,可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粉。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无须严格限制饮食,尽可能保证热量供给。 当腹泻症状严重,出现上吐下泻、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差、肢体发凉、发热、口渴,甚至有脱水情况时,应立即平卧,尽量抬高双下肢,并迅速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