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五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膀胱上皮样肉瘤的病理变化
消化道肿瘤的早期预警信号
疼痛管理,减轻患者的痛苦
前列腺增生症的护理
长期用药的利与弊
关于宫颈癌的认知误区
带你了解三维适形放疗
1
11 1 2024年7月20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关于宫颈癌的认知误区
 


□范丽娜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杀手”。关于宫颈癌,有一些认知误区,可能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还可能影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本文介绍一下宫颈癌的认知误区,帮助大家科学认识这一疾病。
    认知误区一:宫颈癌是老年病,年轻人无须担心
    事实上,宫颈癌并非只发生在老年人身上。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这可能与女性的生活方式、性行为习惯及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增加有关。因此,年轻女性也应重视宫颈癌的预防和筛查。
    认知误区二:HPV感染一定会导致宫颈癌
    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但并非所有HPV感染都会发展为宫颈癌。HPV病毒有多种类型,其中只有少数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此外,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一定的清除HPV的能力,大部分HPV感染者在感染后数月至一年内可自行清除病毒。因此,HPV感染者不必过度恐慌,但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发生的病变。
    认知误区三:已经接种HPV疫苗,就无须担心宫颈癌
    宫颈癌的发生和HPV感染有关。HPV包括高危型和低危型。在高危型中,一个为16型,一个为18型。研究表明,16型和18型均可以直接导致宫颈癌。
    接种HPV疫苗后,不能说完全不会得宫颈癌,这是因为HPV疫苗不能抗全部可以导致宫颈癌的高危型HPV。此外,疫苗的保护效果虽好,却不是百分之百。因此,即使接种了HPV疫苗,仍然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以确保早期发现异常,并及时处理。
    有研究表明,6%的宫颈鳞状细胞癌和20%以上的宫颈腺癌患者的HPV检查结果为阴性,提示可能与HPV感染无关。因此,不能说接种HPV疫苗后就不会得宫颈癌。
    认知误区四:宫颈糜烂会直接导致宫颈癌
    宫颈糜烂,医学上称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一种轻微的炎症反应,并非病理状态。过去,宫颈糜烂常被错误地认为是宫颈癌的前兆。现代医学认为,宫颈糜烂并不会增加发生宫颈癌的风险。重要的是,要识别并治疗可能导致宫颈糜烂的其他潜在问题,如感染等。
    认知误区五:只有有症状时才需要筛查
    宫颈癌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出现白带异常、不规则阴道出血、性交疼痛等症状时,往往已是晚期。因此,即使没有症状,也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建议女性从30岁开始进行宫颈癌筛查,定期接受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或HPV DNA(脱氧核糖核酸)检测。根据年龄和检查结果,医生会建议合适的复查时间。
    认知误区六:宫颈癌治疗效果差,难以治愈
    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取决于发现时间、病理类型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早期发现的宫颈癌患者通过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大都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甚至治愈。对于晚期患者,虽然治疗难度较大,但通过个体化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宫颈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通过科学认识宫颈癌,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同时,我们也应重视宫颈癌的筛查和早期发现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变。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女性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