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调适:减轻压力与焦虑 |
|
□郭丽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使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现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另外,在患者诊断与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不仅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了影响,甚至还会加重病情。因此,冠心病患者做好心理调适很重要。本文就具体探究冠心病患者如何通过心理调适,减轻压力与焦虑。 心理咨询及心理干预治疗 冠心病患者容易因病情的不确定性及治疗期间对身心带来的痛苦而感到焦虑及抑郁。心理咨询师及心理治疗师通过对患者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与指导,可以引导患者尽快走出这些心理困境,从而更好地应对情绪问题。另外,心理疏导及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干预治疗中比较常用,可以促进患者心态的调整,从而化解焦虑,减轻心理负担。 学习及掌握应对技巧 冠心病患者应学习及掌握放松技巧,这是减轻身心压力及情绪焦虑的重要手段。患者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技巧促进身心放松,并缓解紧张与焦虑的情绪。这些技巧都比较简单,患者学习及掌握起来比较轻松,可以每天计划时间进行练习,在掌握之后,逐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寻找放松的活动 冠心病患者要促进身体的恢复,保持身心放松很重要。因此,患者可以积极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比如看电影、旅游等,并多花时间和家人及朋友相处,可以促进患者注意力的分散,从而有效缓解压力与焦虑,并且这些患者感兴趣的活动也可以帮助患者放松心情,使患者的生活乐趣及幸福感不断增强。 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 冠心病患者日常应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主要可以从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以及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等方面来进行。患者日常应均衡摄入多种营养素,并避免一些高糖、高脂肪类食物;适量运动如慢跑、游泳、散步、打太极等,这有利于血液循环加速,使心脏的泵血量增加,降低心脏的负荷;而规律的作息时间则要求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做到早睡,避免熬夜,这样可以促进体力的恢复,更有利于压力的缓解。 保持积极的态度 保持积极的思维方式,并积极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对促进冠心病患者的健康非常关键。患者应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遇到事情应冷静对待,不能过于激动或者焦虑。有相关研究表明,消极心态是心脏病发作的更明显预兆。 因此,患者日常应保持积极的生活、学习或工作态度,学会放下一些已经过去的矛盾与冲突,不用过于对过去的错误及遗憾纠结,保持对未来的满心期待与乐观态度,可以促进心态的改善,并降低精神压力。 家人与社会的支持 要做好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调适,家人与社会的参与及支持也是重要的一环。家人通过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与理解,可以帮助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并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而社会支持与关注,可以为他们营造出一个更加包容与理解的社会环境,从而让患者感受到更多来自社会的温暖及力量。 总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调适很重要,患者及其家属都应重视,并通过以上有效的措施,积极促进患者压力与焦虑的减轻,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中心卫生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