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张磊辨治疾病四则
脱疽的中医疗法
巧用经方治疗太阳系疾病
柴胡类方药加土茯苓治疗“瓜藤缠”
1
11 1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张磊辨治疾病四则
 

张磊辨治疾病四则
案例一

2013年7月15日初诊 侯某,男性,43岁,头晕20天。
  刻诊 患者20天前在心血管科住院治疗,血压为170/11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短暂脑缺血发作,原发性高血压3级,治疗半个月后出院。患者体质偏胖,每天抽烟30支左右,每周饮酒5次,每次250毫升。2013年7月21日体检发现: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心电图:下壁ST段~T段改变;B超检查: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毛糙,伴斑块形成。目前,患者后脑部不适,头晕,大便每天2次(偏稀),舌淡胖、苔薄白,脉沉弦。患者既往有高脂血症。
  辨证 浊邪内蕴、上扰清阳。
  方药 清半夏10克,陈皮10克,土茯苓30克,冬瓜子30克,泽泻15克,连翘12克,赤小豆30克,生薏苡仁30克,滑石30克,桃仁10克,赤芍15克,炒神曲10克,炒苍术10克,生甘草3克。共15剂。每天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温服。
  2013年10月21日二诊 服药30剂后,患者头晕较前明显好转。患者目前自觉无特殊不适,偶有头晕,饮食尚可,睡觉较差,入睡较晚,每天凌晨1时~2时入睡,二便尚可,舌质淡、苔黄白厚腻,脉涩。
  方药 杏仁10克,白豆蔻10克,清半夏10克,淡竹叶10克,通草6克,冬瓜子30克,茯苓30克,滑石30克(包煎),枳椇子15克,炒白扁豆15克,生薏苡仁30克,菊花15克(后下),生甘草6克,党参15克。共15剂。每天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温服。
  2014年5月12日三诊 枕大池蛛网膜囊肿,睡眠质量较差,入睡困难,每天0时左右才能入睡,偶有头晕,左侧乳头下有一红色硬结、发胀、发痒,因前列腺肥大而有小便尿不净感,大便正常,饮食尚可,舌质淡、苔白腻,脉沉滞。
  方药 清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冬瓜子30克,泽泻10克,炒白术10克,连翘10克,赤小豆30克,浙贝母10克,川芎10克,甘草6克,生薏苡仁30克。共15剂。每天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温服。
  按语 患者自觉症状仅头晕,但是理化检测结果异常,且患者平时嗜好烟酒,对于此类患者,在辨证时需要参照西医检查结果和患者的生活习惯。该患者辨证属于湿浊瘀热内盛,阻遏上扰清阳。国医大师张磊选二陈汤以燥湿化痰,加苍术燥湿运脾,加神曲以消食下气,其治在中焦;以泽泻、滑石、赤小豆(加连翘,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之意),渗利湿热,其治在下焦;取三仁汤治疗湿热“宣上、畅中、渗下”之法,而力量更强,使湿热浊邪从上中下三焦分消。加桃仁、赤芍以行血分之瘀,有画龙点睛之妙。
  二诊,患者服药30剂,头晕明显减轻,且原先颅中囊肿也消失,改以三仁汤(加减)善后。全方无一味治疗头晕的药物,而头晕自止,是看到了头晕背后湿热瘀浊的病因病机,此为治病求本的良好案例。

案例二

2014年11月9日初诊 甄某,男性,69岁,患糖尿病肾病5年。
  刻诊 腰酸,双下肢疼痛,睡眠较差(服安定1片~2片才能睡4小时,否则彻夜难眠);站立时晃动,四肢浮肿(踝关节以下严重),晨起双眼睑浮肿、不痛,饮食一般,偶有恶心;大便前段干,一两天1次;夜尿每晚三四次,解不净感,尿等待,时有尿痛,前列腺增生,小便不黄;身痒,身上分泌物多,恶寒重,舌质红、苔白厚腻、有裂纹,舌底脉络瘀紫,脉沉弦。患者有高血压病史30多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史长达23年,闭塞性动脉硬化病史10多年,脑梗死后遗症。三酰甘油3.40微摩尔/升,总胆固醇7.24毫摩尔/升,尿素氮17.16毫摩尔/升,肌酐253微摩尔/升,尿酸420微摩尔/升。
  辨证 浊邪阻肾、气化无力。
  方药 冬瓜子30克,桃仁12克,土茯苓30克,生薏苡仁30克,车前草30克,泽泻15克,益母草30克,制附子10克(先煎),大黄10克(后下)。共15剂。每天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温服。
  2014年11月25日二诊 服上药大便通畅,小便渐利,浮肿明显消退。守上方,加玉米须30克,白茅根30克,赤小豆30克。共15剂。每天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温服。
  按语 肾为水脏,司膀胱开合,湿浊胶着下焦,久久不去,引起肾和膀胱气化失司,而见腰痛,小便黄浊不利,水肿,小腹不适或会阴部胀痛等,比如肾结石、肾囊肿、肾肿瘤、前列腺肥大及卵巢囊肿等疾病,治宜涤浊散结。治疗本案患者宗“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之意,药多用涤浊祛瘀之品,使下焦浊邪得去,疾病得消。因患者恶寒明显,故于方中加制附子以温通阳气,助气化以祛湿浊。二诊浮肿明显消退,加玉米须、白茅根、赤小豆,增加清热利湿之力。

案例三

2018年12月28日初诊 吴某,女性,48岁,四肢水肿10多年。
  诊见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水肿,晨起上肢肿胀,下午下肢肿胀,曾口服利尿类药物,症状时好时差,胃胀、腹胀、嗳气,自觉咽部有痰,时流清稀口水,入睡困难、易醒,近2个月经期延长,大便偏干(两三天1次),小便正常,舌质暗红,苔少,脉沉有力。
  辨证 肝失疏泄、经络瘀堵。
  方药 青皮10克,陈皮10克,炒枳实10克,炒枳壳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通草6克,滑石30克,木瓜30克,赤小豆30克,生甘草3克。共10剂。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2019 年1月11日二诊 服上方后,患者四肢水肿较前明显减轻,胃胀、腹胀、嗳气较前好转,自觉咽部有痰,时流清稀口水,时有入睡困难,大便偏干(一两天1次),小便正常,舌质暗红、苔少,脉沉有力。效不更方,继服10剂,患者症状大为改善。
  按语 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发泄。肝主调畅人体全身气机,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活动则正常和谐。若肝失条达,气机的疏通畅达就会受到阻碍,从而形成气机不畅、经络不通,津液运行受阻则发为水胀。治疗当宜疏通气机、行气化湿为法。方用青皮、陈皮,既能行气又能祛湿;枳实、枳壳,专行已滞之气;茯苓、泽泻、滑石,利水渗湿;木瓜、赤小豆,祛湿通经络,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涩。本案用药看似平淡无奇,关键在于能审明病机。这也是张磊临床经验临证八法中疏利法的具体运用。

案例四

2014年3月31日初诊 闫某,女性,43岁,便秘10多年。
  诊见 患者近10多年来为便秘所困扰:大便2天~4天1次(产后出现),干结如栗子,经常服用三黄片等药物,效果尚佳,但停药便复发。患者口干、饮水多,饮食尚可,睡眠较差、入睡困难,小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细。近期,患者时有烘热出汗,容易急躁。去年4月,患者血糖波动在6.5毫摩尔/升左右,上次复查血糖已经正常,未服药。2012年,患者因功能性子宫出血做了子宫全切术。
  辨证 精血亏损、腑气不通。
  方药 制何首乌30克,当归20克,生地30克,槐角10克,大黄10克,炒莱菔子10克,炒紫苏子10克。共15剂。每天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
  按语 患者便秘日久,浊秽难以排出体外,影响人体气机之正常升降。患者长期大便秘结如栗之情形,不论其病机为何,皆会用少许大黄以通其气机,下其瘀浊,然芒硝、大黄皆迅利之辈,凭其通利气机、逐下瘀毒尚可,仍应找出便秘之因,方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此案例而言,患者由于产后出现此证,孕期精血养胎,产后精血上化乳汁养婴,故便秘缘于精血亏损,治宜复其精血。应用何首乌、当归、生地之属以填其精,再以紫苏子、莱菔子等行气之药以推动之,使之行而不滞,此处取法于《温病条辨》中的增液汤,但又更贴近病情,即“师其法而不泥其方”是也。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