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浅析哲学与中医气学说(中)
变蒸学说对儿科学发展的影响
传统中药方剂的现代应用解析之一六味地黄丸
乳腺癌术后中医康复策略
征稿
1
11 1 2024年12月31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浅析哲学与中医气学说(中)
 


“气一元论”是中国古代人民认识世界的自然观。在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气学说渗透并融入中医学理论体系,作为说理工具,深刻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辨析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制定养生、诊治的规律和原则,整理“气”的本质内涵和特点,从而丰富中医基础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牛凤景

“气一元论”是研究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构成本原的古代哲学思想。“气一元论”的早期概念是“精气学说”。“精”的概念,首见于《老子·二十一章》曰:“道之为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是一种恍惚的存在,虽然看似虚无缥缈,但是蕴含着万物的本质和规律。所谓“道”,即“气”,“气”是物质,“精”是“气”的精华。“精”“精气”“气”的内涵基本相同。“精气学说”以“气”(“精气”)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宇宙万物生成的共同物质基础,由此形成了“气一元论”的雏形。
《管子》《易传·系辞上》《吕氏春秋》《淮南子》及《论衡》也有“精”或“精气”的记叙。成书于这一时期的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正是“精气学说”风靡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的时代。因此,中医学理论体系至今仍然或多或少地保留着“精气学说”的思想。
两汉时期,“元气”为万物本原的思想兴起,“精气学说”逐渐为“元气学说”所同化。如东汉时期著名哲学家王充的“元气学说”,将化生天地万物本原的气称之为“元气”,认为“元气未分,混沌为一”。《论衡·谈天》曰:“天地,合气之自然也。”天地之间的“气”相互交融,形成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生命。
《论衡·自然》曰:“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天地之间的“气”相互交融,形成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生命。同时代的中医学著作《难经》受到古代哲学的影响,第一次使用“原(元)气”的概念,《难经·十四难》曰:“人有元气,故知不死。”人只要还有“元气”,所以知道不会死。以此为人之生命的根本。
后世关于“气”的学说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北宋思想家张载的《正蒙》等著作,提出“太虚即气”的学说,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物质性本原,“太虚”是“气”的自然状态,其聚而为有形为万物,散而为无形即为“太虚”。‌
所谓“太虚”在古代哲学中指的是宇宙的原始实体,而“气”则是指构成万物的物质。张载认为“太虚”和“气”是同一物质实体的不同状态,它们是统一的。具体来说,“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肯定了“气”是构成万物的实体,“气”的聚散变化,形成各种事物和现象。明清之际,顾炎武、王夫之和戴震等思想家进一步发展“气一元论”,使“气”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汲取了“气一元论”思想,把“气”看作宇宙的本原,天地万物皆以“气”为始基。“气”的聚合变化产生有形的万物,人亦不例外,《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认为天地之气相合,人类生命才得以形成。以“气”说明生命的本质,以“气”的运动变化阐释人体生命活动,以及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从而构建中医学“气”的理论。比如,从生理上来说,肝主升发,指肝气向上升动,向外发散,生生不息之性。肺气肃降,指肺气清肃下降的运动形式。肝气以升发为宜,肺气以肃降为顺,肝升肺降,则全身气机调畅,气血调和。其后,历代医学家言必称“气”,如李东垣论“胃气”,汪机论“营卫之气”,喻昌论“大气”,吴又可论“戾气”,黄元御论“中气”等,使“气”的理论不断发展,广泛应用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
“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
“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特有名称,当代哲学家张岱年对“气”的阐述:“气是无生命、无意识,而为生命和意识的基础的客观实体。”
现代科学也发现了“气”的一些物质特性,认为“气”是某种极细微的分子,也有认为“气”是量子。“气”,最基本的特性就是物质性。充满宇宙间的“气”,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易传·系辞上》曰:“精气为物。”认为“精气”聚合而形成万物,“气魂”分散则产生变化。天地山川、人禽草木、日月水火都是由物质的“气”构成。
宇宙是一个物质性的实体,是由物质性的“元气”所构成。《论衡·言毒》曰:“万物之生,皆禀元气”,认为万物都是由“元气”派生的。‌“元气”是宇宙的本原,万物都是由“元气”凝聚而成的。人也是由“元气”构成,如《论衡·自然》曰:“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认为天地之间的“气”相互交融,则万物自然生长,就像夫妻之间气息交融,子女自然诞生。
人的生命和精神也以“气”为物质基础,如《黄帝内经·灵枢》曰:“神者,正气也。”认为神(意识)的本体是一种特殊的“气”,“气”是神(意识)的基础。《论衡·论死》曰:“人未生,在元气之中;既死,复归元气。”认为人未出生时和死亡后都处于“元气”之中,生生不息,意味着生命的起点和终点都与“元气”密切相关。人与自然相连,形成了一个整体。人体之气与天地之气相接,只是肉眼无法看见。“气”在天地间运动,也在人体内运动,并由此引导自然和人体的变化。
“气”是宇宙万物之本原
“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原始物质。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气”构成,“气”的运动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如《公羊传解诂·隐公元年》曰:“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认为元是“气”的本质,“气”在无形中产生,在有形中分化,创造了天地,是天地开始的根源。说明肉眼看不见无形物质,不等于无形的物质不存在。
《庄子·至乐》曰:“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认为“气”的变化形成了形体,形体的变化则产生了‌生命。故《庄子·知北游》曰:“通天下一气耳。”认为天下万物都是由一种基本的“气”构成的,这种“气”是构成万物的本质。这是“气一元论”经历最初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逐渐演变发展成为一种自然观,在古代哲学中占据主要地位。“天地精气化生为人”,人与万物同源于“气”,但人类与宇宙中的其他物质不同,不仅有生命,还有精神活动,是由“精气”,即“气”中的精粹部分所化生为人。
《管子·内业》曰:“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认为人的生命,天给他“精气”,地给他形体,两者结合才成为人。
《淮南子·精神训》曰:“烦气为虫,精气为人。”认为只有杂乱的“气”才产生鱼鸟禽兽和昆虫,而纯精的“气”则产生人类。“气”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认为天为阳,供给人们的是寒、暑、燥、湿、风,是生命须臾不可缺少的五气;地属阴,供给人们的是酸、苦、甘、辛、咸,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饮食五味。五气由鼻而进入人体,首先藏在心脏与肺脏之中,心主血,肺主气,心肺功能正常,可以使人的气血充盈、面色红润光泽,声音柔和洪亮。五味由口进入人体,首先藏在胃肠之中,经过消化吸收,用来滋养五脏之气,五脏之气调和,便能生成气血津液,气血津液充足,精神自然就会旺盛起来。
《黄帝内经·灵枢·平人绝谷》曰:“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认为如果健康人7天不进饮食就会死亡,这是饮食化生的精微物质以及津液消耗枯竭的缘故。说明胃肠摄取饮食、补充营养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关键。
总之,均认为“气”是宇宙的本原。此外,借用现代科学所提出的宇宙大爆炸、红移现象、宇宙辐射背景等,也为古人气学说的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对有形之物的研究,现代科学从较为宏观的人体脏器的解剖一直发展到微观世界的细胞、遗传物质等,越来越细微,发展迅速。对无形之物的研究主要是各种电磁波的发现,但仍存在许多没有被探知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暗物质。所谓暗物质指的是难以用结构或定量模式来还原的事物,就是世界上应该存在但是我们不知道甚至无法表述的物质。
中医学中的“气”可以归为这个暗物质一类。经现代天文计算估计宇宙中暗物质占全部物质总质量的90%,可能是宇宙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见古人早已对这个暗物质作了定义,称作为“气”,“气”是暗物质。也认识到了暗物质在宇宙世界的重要性,认为“气”充盈于宇宙虚空。
在现代科学中可以找到相似的参照物:暗物质和暗能量。根据2020年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研究,暗能量占宇宙总量的68.5%,暗物质占31.5%,而常规物质仅占少数。这种对于宇宙不可见力量的理解,无形影响有形,有形以认识无形,突显了“气”作为一种不可见的生命动力的深刻性。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