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磊
生活中,胃部不适是常见的健康问题,包括胃胀、胃痛、泛酸等。许多人会第一时间选择胃药来缓解症状。然而,胃药吃不对,不仅无法缓解症状,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胃药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抗酸药、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促胃肠动力药等。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等,它们就像“胃酸灭火器”,通过中和胃酸来缓解胃痛、烧心等症状,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抑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能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持久,常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黏膜保护剂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坚固的“盾牌”,抵御胃酸、幽门螺杆菌等的侵袭。促胃肠动力药则能增强胃肠道蠕动,像给肠道安装了“小马达”,可缓解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 错误服用胃药的危害不容小觑。觉得胃部不适就自行服用抑酸药,使胃酸分泌被过度抑制,会影响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还可能导致胃肠道细菌滋生,引发其他疾病。此外,随意搭配胃药也是大忌。比如,胃黏膜保护剂与抑酸药同时服用,可能会影响抑酸药的吸收,使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促胃肠动力药与某些抗胆碱药物一起服用,会相互抵消药效。 那么,如何正确服用胃药呢?首先,不能盲目自行用药。出现胃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胃药。其次,要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上的要求服用。不同类型的胃药服用时间有讲究。抗酸药一般在饭后1小时~1.5小时及睡前服用,这样可以中和胃内过多的胃酸。抑酸药中的质子泵抑制剂通常在早餐前半小时空腹服用,以保证药物更好地发挥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胃黏膜保护剂需在饭前半小时服用,使其能提前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促胃肠动力药一般在饭前15分钟~30分钟服用,可增强胃肠道蠕动,促进食物排空。此外,服用胃药时还要注意剂量和疗程,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或延长、缩短用药时间。症状缓解后,也不能随意停药,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逐渐减量或停药,避免病情反复。 孕妇和哺乳期女性用药时需格外谨慎,部分胃药可能会影响胎儿发育或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健康。儿童的胃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家长切勿随意给他们服用成人胃药。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下降,药物代谢能力减弱,更要严格控制胃药剂量,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除了正确用药,生活调理也很重要,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减少对胃部的刺激。只有将科学用药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相结合,才能守护好胃部健康。 总而言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错误服用胃药的危害,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遵循科学的用药方法。只有这样,胃药才能真正成为守护我们胃部健康的“卫士”。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