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医生垫付医疗费 解患者燃眉之急
打造有温度的医院
2025年河南省“最美医生”候选人产生
河南首例PannaWire引导下可降解房缺封堵术顺利实施
1
11 1 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河南首例PannaWire引导下可降解房缺封堵术顺利实施
 

本报讯 (记者朱晓娟)近日,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九病区(先心病区)主任彭帮田带领团队,在经胸超声引导下,成功应用PannaWire引导导丝(一种介入引导导丝),为一名10岁房间隔缺损患儿小安吉(化名)顺利实施了第二代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据悉,该手术在河南省尚属首例,标志着先心病介入治疗真正进入“介入无植入,植入无残留”的新阶段。
一年前,小安吉在体检中被发现患有房间隔缺损。在查阅资料后,小安吉的父母选择了保守治疗,期待缺损能自愈。7月4日,小安吉的父母慕名找到彭帮田团队咨询并寻求帮助。经过全面评估,彭帮田认为小安吉符合介入封堵手术指征。考虑到小安吉的父母对传统金属封堵器需永久留存的顾虑,团队决定采用最新的完全可降解封堵器方案。
随后,彭帮田团队联合超声科、麻醉科、心内科等多学科进行术前讨论,最终决定利用PannaWire引导导丝,在经胸超声引导下,通过股静脉入路实施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手术当天,在超声科、麻醉科、心内科等多科室的密切协作下,彭帮田借助PannaWire引导导丝的精准引导,成功将可降解封堵器植入患儿房间隔缺损处。即刻超声显示,封堵器位置形态稳定,双盘紧密贴合房间隔,无残余分流,手术顺利实施。术后,小安吉随即清醒转回普通病房,并于第2天顺利出院,回归正常生活。
彭帮田说,PannaWire引导导丝具有独特设计,其中段采用柔软结构,头端为金属密网编织的梭形结构。这一设计使其在超声下显影清晰,易于探测;遇到阻力时可弯曲变形,有效避免心脏组织损伤。此外,术中输送鞘可直接沿该超声导丝进入左心房,省略了常规交换加硬导丝的步骤,显著简化了手术流程,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操作难度。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