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名相崔知悌为唐太宗治顽疾
杜甫与白头翁
辛夷花
避免肾虚 教您七个诀窍
广陵散绝草木兴
何为良医?
1
11 1 2017年2月28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杜甫与白头翁
      白头翁是毛茛科植物,又称奈何草、白头草等,分布在我国吉林、辽宁、河南等地的山岗、荒坡及田野间。白头翁的特征在《开宝本草》中有记载:“今验此草丛生,状如白薇而柔细稍长,叶生茎头,如杏叶,上有细白毛,近根者有白茸。” 
    相传,唐代诗人杜甫困守京华之际,生活异常艰辛,往往是“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一天早晨,杜甫喝下一碗两天前的剩粥,不久后便呕吐不止,腹部疼痛难忍。但他蜗居茅屋,身无分文,没钱求医问药。
    这时,一位白发老翁刚好路过杜甫家门前,见此情景,十分同情杜甫。询问完病情后,白发老翁对杜甫说:“你稍等片刻,待老夫采药回来为你治病。”不一会儿,白发老翁采摘了一把长着白色茸毛的野草,将其煎汤后让杜甫服下。杜甫服药后,病痛慢慢消除了,数日后痊愈。因“自怜白头无人问,怜人乃为白头翁”,杜甫便为此草起名为“白头翁”,表达对那位白发老翁的感激之情。 
    中医认为,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明目、消赘的功效。诗曰:“苦温味性白头翁,主入心经与肾经……瘿瘤瘰疬皆能散,鼻衄金疮亦可平。阴疝痊兮偏肿愈,秃疮膻腥治亦能。腹痛骨病牙痛止,红痢能将毒性清。肠垢搜刮堪竭净,佐之以酒效尤灵。”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