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索晓灿 通讯员李惠子)2月27日上午11时20分,河南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第600例交接仪式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举行,焦作小伙儿曹红卫捐献的166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将挽救一个10岁男童的生命。至此,河南成为全国第一个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达到600例的省份。 曹红卫曾是东海舰队的一个老兵,多次参与海上搜救让他深刻感受到生命的宝贵与脆弱。后来,他从部队退伍到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2016年6月29日,他在厂区参加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活动,并进行了血样采集。“我当时就想,如果有一天和患者配型成功,我一定义无反顾地捐献。”不到半年,就传来了他与一个患血液病的10岁男孩儿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匹配成功的消息。他积极接受相关检查,并于2月27日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为那个男孩儿送去166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浮液。曹红卫也成为中华骨髓库第6281例、河南分库第600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据河南省红十字会副巡视员郭巧敏介绍,河南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始于2003年,至今已走过了14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拥有入库志愿者11.4万人,约占中华骨髓库入库总人数的1/20。当前,“80后”“90后”捐献者逐渐增多,成为捐献的主力军。随着曹红卫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河南省成功捐献人数领跑全国,率先达到600例,连续5年居全国各省级分库之首,累计捐献数量约占中华骨髓库捐献总数的1/10。

2月27日上午7时40分,曹红卫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 李玉梅/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