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 可查看PDF版
|
|
如何治疗小儿腹泻脱水 |
|
在腹泻治疗中,最重要环节的是尽可能防止脱水。那么,在宝宝腹泻的时候,该如何预防脱水呢? 患儿一开始腹泻,就应该让其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家长应该给患儿口服补液盐,因为这不仅可以治疗脱水,还可以防止腹泻患儿脱水的发生(口服补液盐可以从医院和药店获得);也可给患儿喂食稀粥、汤汁等。母乳喂养的孩子应继续母乳喂养,并且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时间。混合喂养的婴儿,应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补液盐或其他清洁饮用水的补充。非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婴儿,应选择以下一种或几种补充方法:口服补液盐;食物基础的补液如汤汁、米汤和酸乳饮品;清洁饮用水。对两岁以下的患儿,在每次稀便后给予50~100毫升的液体;对年龄较大的患儿,给予一大杯或1/2杯的量;10岁以上的患儿或成年人,能喝多少喝多少。应该持续补充液体,直到腹泻停止。 一旦腹泻脱水发生,应该纠正脱水。补液的方法有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对轻度、中度脱水者,尽可能使用口服补液,重度脱水采用静脉补液。若有严重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及其他较重的并发症患儿,不管脱水程度如何,均不宜采用口服补液的方法。 除了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需要抗生素治疗外,其他种类的腹泻均不需要用抗生素。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严重的可危及生命,因此预防和纠正脱水非常重要。用炒过的大米熬汤之后,取500毫升的米汤加上半啤酒盖的盐,少量、多次喂给孩子吃,一次几汤匙即可,以预防和纠正脱水。若患儿呕吐频繁,大便次数较多,伴尿量明显减少,皮肤弹性下降,四肢发凉,则是中重度脱水,应尽快静脉补液。 在饮食上,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患儿,应避免喂养普通奶粉等含双糖类的食物,母乳中含有乳糖也不适合,一般可以补充去乳糖的代乳品,如腹泻奶粉等,或在食物中添加葡萄糖。比较小的孩子,如果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可以吃母乳或将普通奶粉稀释一半,但不宜添加新的辅食。一般不要用收敛止泻剂,可以对症处理;呕吐频繁者可服用止吐药,发热38.5摄氏度以上者可服用退热药。若腹泻程度不太严重,尤其是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可服用藿香正气丸、保济丸等,补充一些微生态制剂,这样有利于病情好转。 (马 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