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健
针眼,医学名称为睑腺炎,又叫麦粒肿,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全身抵抗力减弱、营养不良、睑缘炎、屈光不正等均可为其诱因。 睑腺炎可分为外睑腺炎和内睑腺炎两类。外睑腺炎是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毛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发病较急,以睫毛根部的局限性红肿和疼痛为特征。眼睑局部呈现出水肿和充血现象,有胀痛和压痛感,在近睑缘部位可触及硬结,数日后硬结逐渐软化,在睫毛根部形成黄色脓疱,可自行破溃排脓而愈。若炎症位于外眦部,因其压迫静脉回流常可引起球结膜水肿。内睑腺炎是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症状与外睑腺炎相似,但因睑板腺在致密的组织内,所以疼痛会更甚,常由结膜面穿破排脓。若致病菌的毒性强烈,炎症可以扩展,侵犯整个睑板组织,形成眼睑脓肿。 在急性睑腺炎初期,局部热敷尤为重要,可每天两三次,每次15分钟,滴抗生素滴眼剂或涂眼膏。若耳前淋巴结有肿痛或伴全身发热,应全身加用抗生素。对脓肿成熟的患者可切开排脓(切忌挤压,以免炎症扩散引起眼眶蜂窝织炎或败血症),在皮肤面的切口应与睑缘平行,在结膜面的切口应与睑缘垂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快从皮肤穿破的睑腺炎,要赶在穿破之前切开患处皮肤,以减少瘢痕出现。如果患者病情反复,应增加营养,纠正偏食习惯,并治疗睑缘炎,矫正屈光不正。 中医认为该病多因过食厚味,脾胃积热,并外感风邪所致。中药可用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紫花地丁10克,夏枯草10克,黄连3克,黄芩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天1剂。还可采用针刺治疗、三棱针点刺患侧耳尖放血等治疗方法。 (作者供职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