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药应在防治肿瘤中突出治未病特色
周口市中医院召开信息化工作暨培训会议
导医机器人亮相新郑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院内导航、智能分诊样样精通
赵清理:洞悉郁证,活用逍遥散
1
11 1 2018年7月24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医药应在防治肿瘤中突出治未病特色
 

中医药应在防治肿瘤中突出治未病特色
□郭宏强

    在十几年的肿瘤治疗生涯中,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为患者诊治疾病,逐渐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诊治肿瘤观点。下面阐述一下笔者对中医药治疗肿瘤作用和意义的认识。
    之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是西医,比如手术、放疗和化疗以及“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如今,西医学对肿瘤的研究是将关注点集中到“发现新靶点,发明新靶点抑制剂”方面。毋庸置疑,近几年的靶向治疗确实促使一些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延长。但是,我们又不能否认这些药物应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下游靶点的改变或者其他通路的激活,进而产生耐药性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医的整体观、“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弥补西医的不足是可以发挥作用的。那么,中医药如何在肿瘤预防和治疗中发挥作用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

中医药在预防肿瘤过程中的作用

    其实,我们的祖先在秦汉时期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思想,这正是中医药的优势所在。西医提出的“三级预防”与治未病有相通之处,但又不完全一样。那么,治未病在肿瘤治疗中该如何实施呢?
    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在初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有90%的患者具有阳虚体质。比如肺癌患者时常是肺肾阳虚或者脾肺阳虚体质、宫颈癌患者时常为肾阳不足、结直肠癌和胃癌患者时常为脾阳不足或者脾肾阳虚。《黄帝内经》中的《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该论述指出阳气为身体健康的根本,有阳气则生,无阳气则死。《黄帝内经》中多处指出寒邪是致积的首要因素。《灵枢·百病始生》篇记载:“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素问·举痛论》记载:“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者而成积矣。”许多患者在放疗、化疗后,会出现阴虚或者湿热等证候,但大部分患者在纠正这些阴虚或者湿热证候后,就会出现其根本的阳虚证候。患者阳气不足就会温煦失司,水湿如果无阳气熏蒸则无法进行正常的水液运转,致使其停于体内变为寒湿。阳虚也可导致血液凝滞运行不畅,加上寒湿内停阻滞气机,气滞则瘀更甚。寒湿内停与气滞血瘀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痰瘀,进而形成癥瘕积聚,最后导致恶变,形成恶性肿瘤。
    笔者在诊治肿瘤患者的同时,也诊治了大量的内科疾病,比如妇科疾病。现代人的体质确实偏阳虚,特别是很多女性。笔者在诊治其痤疮、痛经、子宫肌瘤、胃痛、头痛等病时,发现大多数为下焦虚寒、虚热上扰或者中焦虚寒,而处方中应用附子、细辛、干姜、桂枝、吴茱萸、小茴香等,温热药多于寒凉药,可温阳化湿、活血化瘀,疗效很好。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先天不足、天寒着衣太少、天热过嗜寒凉食物以及天热毛窍大开之时用空调和风扇吹之,致使寒邪直入阴经有关。因此,笔者考虑,这种体质如果不及时纠正,很可能出现肿瘤。所以,出现这种证候时,提前处理就会阻滞其发展成肿瘤。同时,这种体质时常会出现畏寒怕冷、腰背凉或者小腹凉,四肢特别是下肢冷,时常伴有腹泻、大便不成形或者咳嗽、咯清稀痰;进食寒凉食物时出现不适,重要的是舌质淡暗,甚至有瘀斑,舌苔水滑或者白腻,有一些患者的白厚苔上浮有一层浅浅的黄苔。笔者认为,如果中医能够将治疗重点放于此处,将会促使中医药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中医药在西医手段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现阶段的恶性肿瘤治疗仍然以西医为主。中医很多文献对恶性肿瘤都有记载。中医对肿瘤进行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毕竟力量较弱,真正消掉的毕竟很少。然而,西医的手术、化疗、放疗正好弥补其不足,可以快速除掉已形成的肿瘤,但这些手段就如中医应用十枣汤等药一样,会严重损伤气血。这时,中医的治疗作用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恢复患者的体力,特别是脾胃功能。
    中医治疗疾病时比较注重脾肾,因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只有脾胃功能恢复了,才能为机体提供营养,才能运化水湿而不至于停滞于体内。因此,在西医治疗过程中应发挥中医整体观念优势,将患者的体能状态快速恢复到最佳,这就是取长补短。
    如今,治疗肿瘤时以西医为主,西医按照循证医学的规范结合患者的体质进行治疗,同时配合中医的辨证施治,时常取得满意疗效。中医治疗疾病不能丢掉辨证。中医取得疗效的关键在于辨证的准确性,只有辨证准确了,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中医药在维持治疗中的作用

    西医对肿瘤的治疗之前一直在针对“种子”,即肿瘤细胞。近年来,西医逐渐认识到肿瘤细胞周围环境的重要性,比如肿瘤分泌的因子对肿瘤细胞增殖、分化、浸润、转移、凋亡是有影响的,所以提出了“肿瘤微环境”的概念。同时,西医针对“肿瘤微环境”也相继研发出一些药物,比如贝伐单抗等。但是,这种微环境的概念毕竟有限,而中医的整体观、“天人合一”的思想则比微环境概念的内涵更广。
    我们知道,肿瘤能够在某个部位生长、增殖,肯定是这块“土壤”出问题了。《黄帝内经》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因此,出现肿瘤的根本是气血阴阳失调导致的,就如同一块土地上虽然杂草丛生,但是庄稼依然长势不好。此时,就需要人们对“土壤”进行改良,改良成适合庄稼生长的土壤。中医通过调节阴阳平衡就可以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当然,调节阴阳平衡只是大的指导原则,对于具体的患者还需要辨证,比如有湿祛湿,有瘀化瘀,气虚补气,血虚补血,气机紊乱调畅气机,最后达到气血流畅、阴阳平衡的目的,彻底完成“土壤的改良”。这时,即使患者体内有一些“肿瘤干细胞”,也会一直休眠下去或者凋亡。

中医药在治疗体衰耐药患者中的作用

    在临床上,笔者时常会碰到一些老年患者,其体质虚弱,合并症很多,已经不能耐受西医治疗;一些晚期癌症患者经过多次化疗,出现了多药耐药现象,西医已经无药可医;一些患者从一开始就拒绝西医治疗。对这些患者来说,可以选用中药调理,中医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应用具有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疗效的中药。同时,笔者强调的是,中医一定要根据症状、舌苔和脉象进行辨证施治,否则将失去中医的精髓。
    总之,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应发挥出治未病的特色,在西医手术放疗、化疗过程中,重在扶助脾胃,恢复正气;在化疗、放疗结束后,患者可采用中药维持治疗,彻底改变体质,预防肿瘤复发、转移。最后,笔者认为,中医治疗肿瘤,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不要受西医理论的影响,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中医药的特点。西医也不能以循证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观点理解中医,因为中医是“一人一证”的纯个体化治疗。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肿瘤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