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浅论中医药学的科研精神
中医治未病知识应得到广泛传播
医生拾金不昧 彰显医德获赞誉
妇科专家庞清治善用清热祛湿法
1
11 1 2018年9月18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浅论中医药学的科研精神
 

浅论中医药学的科研精神
□焦一言

   离开了科研,人类走不到今天的智能时代;离开了科研,全世界70亿人达不到今天的生活水平;同样,离开了科研,医学不可能有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和辉煌成就。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瑰宝,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是优秀的文化资源,也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纵观中医药史,科研精神伴随中医药学发展始终,是渗透到中医骨子里的文化基因。笔者下面从几个简单的事例试论之,旨在坚持中医药学的文化自信,弘扬发展中医科研探索和总结创新精神,在新时代让传统中医药再放异彩,造福世人。

重体验:神农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流传甚广。据《淮南子》记载:“民有疾,未知药石,炎帝(神农氏)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书上以疗民族,而医道自此始矣。”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古时候,先民有病了,但还没有医药。神农氏为了解民疾苦,就尝遍百草,体察其寒、温、平、热的药性,辨别百草之间的君、臣、佐、使的关系。有一天,神农氏就遇到了70种剧毒,他神奇地化解了这些剧毒。于是,他就记下药性用来治疗百姓的疾病,我国中医药学事业从此诞生。虽然神农尝百草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对药物、药性的研究,亲尝亲试几乎是每一位中医名家的必修课。比如近代中医学界泰斗、中西医汇通学派代表人物张锡纯认为,学医的“第一层功夫在识药性……仆学医时,凡药皆自尝试”。为了研究小茴香是否有毒,他不耻下问,向厨师求教,对其他药物,比如巴豆、甘遂、细辛、麻黄、花椒等,均验之于己,而后施之于人。

重积累:十世观天象

   《黄帝内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部医学、天文、气候等百科全书式的论文集,非一人一时所写,学术价值一流,是中医研习中医理论的重要经典之作。
    在《素问·天元纪大论》中记载了黄帝与其巨子鬼臾区的一段对话,是关于五运六气的讨论。“鬼臾区曰: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臣斯十世,此之谓也。”意思是说,广阔无边的天空,是物质生化之本元的基础,万物资生的开始。五运运行,终而复始,布施天地真元之气,统御生化万物的大地。九星悬照天空,七曜按周天之度旋转。于是,万物有阴阳的不断变化,有柔刚的不同性质,幽暗和显明按照一定的位次出现,寒冷和暑热按照一定的季节往来,这些生生不息之机,变化无穷之道,宇宙万物的不同形象,都表现出来了。古贤研究这些道理已经有十世,就是这个意思。
    鬼臾区最后一句话讲,他为什么对这个五运六气理解得这么清楚,是因为他家里上十代都在持续研究这个问题。十世,如果每世按照二三十年计算,差不多也有二三百年。集全家族之力持续研究一个课题数百年,我们先人的科研及探索精神可见一斑。

重实验:发明火药

   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混合而成。很早以前,我们的先人对这3种物质就有了一定认识。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在烧制陶器时就认识了木炭,把它当成燃料。商周时期,人们在冶金中广泛使用木炭。木炭燃烧产生的灰比木柴少,强度高,是比木柴更好的燃料。硫黄天然存在,人们很早就开采它。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接触到硫黄,比如温泉会释放出硫黄的气味,冶炼金属时挥发出的二氧化硫气体刺鼻难闻等,这些都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古人掌握最早的硝,可能是墙角的土硝。硝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它的颜色和其他一些盐类区别不大,在使用中容易混淆。在实践中,人们掌握了一些识别硝石的方法。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说:“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硝石也。”这和近代用火焰反应鉴别钾盐的方法相似(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硝石和硫黄一度被作为重要的药材。在《神农本草经》中,硝石被列为上品中的第六位,人们认为它能治疗20多种病。硫黄被列为中品药的第三位,也能治疗十几种疾病。这样一来,人们对硝石和硫黄的研究就更为重视。虽然人们对硝石、硫黄、木炭的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硝石、硫黄、木炭按一定比例放在一起制成火药还是炼丹家的功劳,也可以看成是古代制药实验的一个意外,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重总结:经典传千古

   古代著名医家都有著作传世,当然有一些作品被后人认为是托古之作。但无论作品与作者是否一致,善于著书立说,善于总结是中医药学发展壮大的一大特色。以《伤寒杂病论》为例,该书虽然为东汉作品,但是直到今天仍然是中医专业大学的必修课、主修课、核心课、精读课、基础课,甚至有人得其一本之要,而成为医学大家。该书作者是张仲景,他在书中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这本书凝聚了作者毕生之心血,充分借鉴了前人智慧,吸取了时代精华,凝练了自己一生的医学实践,其思想、其方药、其智慧直到今天仍广泛运用于临床,使后人不断受其护佑。类似的经典还有很多,比如《难经》及各医学流派的经典著作。与这些医学先贤们相比,今天的我们更应努力讲好中医故事,在总结好、传承好中医药学的基础上,勇担使命,一定要发展好、运用好中医药!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