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三版:临床荟萃
 上一版    下一版  
癌性肠梗阻治疗方案的多维度设计
骶前囊肿切除的正确理念及手术技巧
小心“伪装”后的幼红细胞!
1
11 1 2020年5月19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小心“伪装”后的幼红细胞!
 

郑州颐和医院  张 静  文/图

   通常,我们会在骨髓标本检验报告中见到这样关于细胞的描述:其胞体偏大,边缘不规整,有瘤状突起及拖尾现象,核仁隐显不一,核染色质较细致,并可见空泡。
    您觉得此类“凶狠”的细胞是什么?是淋巴瘤细胞、原始细胞还是异型淋巴细胞?不,还会有别的可能性,比如说B19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异常红细胞!
【病例】
    患者,男,30岁,反复畏寒、低热9天,自服连花清瘟胶囊、蒲地蓝等药品,效果差;3天前,加用头孢曲松后症状缓解;1天前,发现左侧足背部有数个针尖样红色出血点,紧急来我院就诊。医务人员为其做了相关检查,检查结果如下。
    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血小板、网织红细胞数值均降低。
    B超检查结果显示:双侧颈部、腋窝均可见肿大淋巴结。其余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
    根据检查资料,我们发现,患者的网织红细胞数值很低,但是血常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值正常,而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值却降低了。难道红系细胞的减少并没有在外周血中表现出来?
    话不多说,我们开始看骨髓片。看到骨髓片第一眼,我就明白网织红细胞数值为什么如此低,因为骨髓片中几乎没有红系细胞。粒系细胞、淋系细胞、巨核系细胞均未见明显异常。但是,我们发现了一类体积偏大的异常细胞(如图,均为油镜视野)。
    分类500个细胞,这类细胞占5.2%,其胞体偏大,胞体边缘不规整,可见瘤状突起及拖尾现象,核仁隐显不一,核染色质较细致,常可见空泡。
    我们随即对其进行MPO(髓过氧化酶)染色,结果显示:这类细胞全部阴性。看到MPO染色结果并结合“淋巴结肿大”的B超检查结果,我便猜测:此类细胞可能是淋巴瘤细胞。但是,由于没有有效的证据,我们只能依赖流式结果。
    左等右等,流式结果出来了,却彻底推翻了我的猜测。流式结果显示:送检标本中可见约1%的髓系原始细胞,较成熟的粒系细胞相对比例增多,未见明显的免疫表型异常的淋巴细胞。
【案例分析】
    为什么流式没有提示有淋巴瘤细胞?难道是流式样本稀释了,还是我看到的这类细胞只是异型淋巴细胞?
    我又重新看了一遍两张骨髓片。没错呀!这种细胞真实存在,且和异型淋巴细胞差别很大。我坚持自己的看法,但我的流式基础太薄弱。我突然想到了一位“救星”——我进修时的老师,形态和流式领域专家——岳保红老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副主任、郑州大学医学检验系临床血液学检验教研室主任)。
    岳保红老师在收到我求救的信息后,迅速给我指明了方向:
    一、联系第三方机构复测样本,在涂片抗凝骨髓中找此类细胞。
    二、在此人外周血涂片中查找是否有异型淋巴细胞。
    三、建议临床检测B19病毒。
    我迅速落实,对患者连续3天的外周血涂片进行镜检,并做MPO染色,没有发现典型异型淋巴细胞。接着,第三方机构回复说在涂片中未发现此类细胞。我考虑可能是抗凝骨髓液稀释导致的。B19病毒检测也很快出了结果——IgM(免疫球蛋白M)阳性。
    至此,谜团终于揭晓。答案证实了岳保红老师的猜想:这类细胞是B19病毒感染引起的幼红细胞形态变异。
    其实,我也在老师提出B19病毒后偷偷做了功课:B19病毒是儿科传染性红斑常见的病因,除此类轻型自限性感染外,可使慢性溶血患者发生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危象,表现为骨髓中红细胞生成突然停止,网织红细胞数值下降,贫血症状逐渐加重,暂时性红细胞生成受到抑制。此类病毒攻击免疫缺陷患者时,会造成单纯性红细胞发育不良。
    虽然这位患者目前并不贫血,但是3天来的血常规检查结果提示,患者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数值均呈逐渐下降趋势。
    明确病因后,临床医务人员迅速为患者制定专属医疗方案。经过治疗,患者的症状逐渐减轻,血象逐渐正常。目前,患者已经康复出院,但仍需坚持复查血常规,警惕B19病毒的反复感染及其造成的并发症。
【总结】
    这个病例让我意识到,仅依靠单纯的形态学或者流式结果,无法判断细胞的真实身份。特别是形态学与流式不符时,检验人员必须厘清思路,跳出自己的固定思维牢笼,才能打开局面,挖掘到真相。
    同时,岳老师的沉着冷静和精准思维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不能单纯依靠形态学,要多了解临床知识和疾病的病因、判断标准,才能更好地认识细胞,更准确地发出每一张骨髓报告单,为临床提供强有力的诊断支持。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