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五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慢性肾脏病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颌骨骨折的治疗与康复指南
如何治疗脊柱侧弯
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防治
支气管哮喘的管理与预防
胃癌的早期发现与预防策略
高血压性心脏病不可不防
1
11 1 2024年1月18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高血压性心脏病不可不防
 

□杨琼琼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指由高血压病引起的心脏长期负荷增高,以及与高血压病有关的儿茶酚胺等因子过多综合作用下所致的心脏病(以左心室肥厚和扩张为主要特征)。
基本情况
    心脏负荷过重,以及一系列神经、体液、细胞因子调节异常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基本病因。
    诱因 感染、劳累、情绪变化、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妊娠及分娩等,可诱发本病急性加重。
    症状体征 以左心功能不全症状为主,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咯痰、咯血、乏力、尿量改变。左心功能不全晚期可累及右心,导致右心功能不全,表现为消化系统不适、水肿、尿量改变。
    心脏彩超检查具有安全、无创、操作简单、费用低等优点,且可以观察各心腔大小,测量室壁厚度,已经成为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脏并发症的重要检查手段。心脏彩超检查可通过观察心脏结构,发现由于长期血压增高导致的左心室肥厚,左心扩大的表现,评估心脏功能变化,即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异常等。
治疗方法
    改善心功能、控制血压(以药物治疗为主) 药物治疗需要在控制血压的同时,改善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并阻止心肌重塑。
    钙离子拮抗剂 硝苯地平(平片、缓释片、控释片)、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维拉帕米(平片、缓释片)和地尔硫卓缓释胶囊。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比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赖诺普利、雷米普利等。
    血管紧张素受体E型拮抗剂 比如替米沙坦、奥美沙坦等。
    β受体阻滞剂 比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平片、缓释片)、阿替洛尔、普萘洛尔等。
    对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患者保持坐姿,并将下肢下垂,减少心脏回心血量,以减少容量负荷;吸氧,改善因左心衰竭引起的缺氧状态;改善心衰时异常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缓解心衰症状;对症应用镇静药物,如吗啡;应用正性肌力药、快速利尿药、血管扩张药,迅速改善心衰时异常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缓解心衰症状。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长期高血压病一点点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因此,一旦心脏发生结构性改变,理论上是很难逆转的,只能尽量控制其恶化速度。
如何预防
    简单地说,预防高血压性心脏病要从改善生活习惯和合理应用药物两方面入手。
    改善生活习惯 少吃含盐量高的食物,多吃含钾量高的香蕉、橙子等;少吃红肉和加工肉;少喝酒,戒烟;适度运动,比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控制体重。
    合理应用药物 在生活中,不少高血压病患者感觉没有不适就不服药,这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定期体检,积极改善生活习惯,坚持服药,不能随意减药或停药。对于严重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可服用普利类、沙坦类等药物,不仅能控制血压,还能改善心脏结构和功能,以及心衰症状。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心内二病区)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