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冉
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四肢骨折,常常由于外伤、意外跌倒或运动损伤等原因频发。骨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科学合理的日常护理与康复训练,对于骨折患者的身体恢复至关重要。
四肢骨折的基本知识
骨折的类型主要包括简单骨折、复杂骨折、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等。骨折的治疗通常包括急救、固定、手术、康复训练等。四肢骨折是指手臂和腿部的骨头发生断裂。根据骨折的类型和程度不同,四肢骨折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时间也有所差异。
四肢骨折的日常护理
急救处理
当四肢发生骨折时,首要任务是进行有效的急救处理。应立即固定患肢,并尽量减少移动,避免对骨折部位造成二次伤害。若有开放性骨折,应尽快用干净的材料覆盖伤口,防止感染,并迅速就医。
术后护理
1.保持固定。保持骨折部位的固定,有利于骨头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石膏固定、夹板固定等。
2.控制肿胀。骨折后容易发生肿胀,加剧疼痛,可通过抬高患肢和冷敷减轻肿胀。
3.疼痛管理。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同时注意观察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4.注意饮食。患者应摄入高蛋白及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以促进骨骼愈合。
5.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更换绷带,保持患肢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功能锻炼
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进行一些功能锻炼,以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功能锻炼应从轻度到重度,逐渐增加难度和范围。
四肢骨折的康复指南
康复阶段的划分
康复过程通常分为3个阶段:早期康复、中期康复和晚期康复。
1.早期康复(骨折愈合期)。早期康复的主要目标是减轻疼痛、控制肿胀、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2.中期康复(功能恢复期)。在骨折部位基本愈合后,通过适度的功能锻炼和物理治疗,恢复患肢的功能。
3.晚期康复(功能强化期)。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进一步增强肌肉力量,增加关节活动范围,使身体恢复更快。
康复训练的内容
1.肌肉力量训练。通过抗阻力训练,逐步增强患肢的肌肉力量。
2.关节活动度训练。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3.平衡和协调训练。通过各种平衡训练,提高患者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4.功能性训练。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技能。
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1.遵循医嘱。所有康复训练都应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2.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训练。
3.注意安全。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应注意环境安全,避免跌倒等意外伤害。
4.积极配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和康复师,认真进行每项训练。
四肢骨折患者的日常护理和康复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护理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患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重返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新里程安钢总医院骨五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