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一种自动冲管式输液袋 |
|
□赵飞 柴东燕 文/图 为了解决传统输液袋不能自动冲管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以下设计实现的。自动冲管式输液袋分为药液室和溶媒室(均有排气阀、加药口),由连接管将两室连接,其余部件材料同普通输液袋。利用重力,使溶媒在药液袋的药物输注完后自动冲管,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冲管的溶媒剂量固定为50毫升。 自动冲管式输液袋的特点 1.冲管的溶媒种类,护理人员可根据药物的配置要求进行选择。 2.操作方便。护理人员将配液室与溶媒室设计在不同高度,配液袋药物由于处于高位所受重力大优先滴注,滴注完毕后溶媒袋自动冲管。 3.设计适量的溶媒在溶媒袋中,避免浪费。 4.自动冲管,避免与下一组药物在输液管中发生相互作用,保障患者输液安全。 科技含量及创新亮点 临床上注射剂序贯静脉滴注,当前后两组输液药物成分存在配伍禁忌时,输注完一组液体后残留在管壁的药物会和下一组药物在输液管中发生不良反应,产生沉淀、气泡、变色等,从而改变药物性质,影响药物疗效,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还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甚至危害患者的健康,而引发医患纠纷。在药物使用间隔,充分冲洗输液管是一种有效减少药物相互作用的方法。 目前,对于需要冲管的药物,医生须多开具一袋溶媒(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等),由护理人员在药物输注完毕后,及时将溶媒更换,待完全将输液器中的药物冲洗完毕后再更换下一组药物,而用于冲管的液体剂量没有特别规定,医嘱多不写冲管剂量,用“适量”“少量”等字代替,具有随意性,缺乏科学依据。护理人员执行医嘱时,多根据临床经验来操作。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两组相邻药物存在配伍禁忌时,虽然已经用生理盐水冲管,但是在输入邻组药物的过程中,输液管末端仍出现混浊或白色絮状物,存在医疗隐患。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合适的冲管液剂量为40毫升~44毫升。为了避免冲管不干净和冲管液的损耗,我们将自动冲管的冲管剂量设计为50毫升。 应用价值及意义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手段之一,在我国的使用率高达70%,比国外高出20%~30%。药物的联合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疗效,但是一些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医师、护士以及药师虽然能够重视药物的配伍禁忌,但是会忽略药物接换瓶时的配伍禁忌。配伍禁忌的药物相遇主要会变色、沉淀、浑浊等现象,从而使药物失去药效,严重情况下甚至产生有毒物质,对人体造成危害,处置不当会引发医疗纠纷。患者及家属也会产生紧张情绪,不利于疾病治疗。 为了避免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在输液管内发生反应,许多医务人员主张在两种有配伍禁忌的药物之间冲管,确保患者输液安全。自动冲管式输液袋的冲管剂量为50毫升,使输液冲管操作摆脱随意及盲目性,向科学、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保证静脉输液的安全和用药剂量的准确。同时,克服需另外开具一瓶液体,造成药品浪费,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