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微生物检验揭开微观世界的“面纱” |
|
□王萌 在浩瀚的生物世界中,微生物虽小,却无处不在,不论是土壤、水体、空气,还是人体,都有它们的身影。微生物检验正是我们揭开这一微观世界神秘“面纱”的重要手段,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揭示其种类、数量、活性,以及与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关系。 什么是微生物检验 临床微生物检验,是运用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对患者体内或体表采集的标本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等一系列操作,以确定病原微生物种类、数量,以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病因诊断 许多疾病,如肺炎、尿路感染、脑膜炎等,其根源往往是某种特定的微生物。利用微生物检验,医生能准确识别病原体,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治疗指导 一旦确定了病原微生物,医生就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此外,药敏试验可以明确病原体对不同药物的敏感程度,从而制定有效治疗方案,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的耐药性问题。 感染控制 在医院环境中,微生物检验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监控院内感染,为采取隔离措施、调整消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防止感染扩散。 微生物检验过程 样本采集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可能感染的部位,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标本进行采集,如血液、尿液、痰液、粪便、脑脊液等。采集过程需要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原则,以保证样本的原始性。 样本处理 采集后的样本会被送至实验室,医生会对样本进行预处理,如离心、过滤、涂片染色等,以便后续的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分离培养 这是微生物检验的核心环节。医生会将样本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上,置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经过一段时间(数小时至数天),病原微生物会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或孢子。 微生物鉴定 通过观察菌落形态、染色特性、生化反应等特征,结合自动化仪器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培养出的微生物进行精确鉴定,确定其种类。 药敏试验 对于已鉴定出的致病微生物,实验室会进行药敏试验,即在含有不同抗生素的培养基上观察其生长情况,以此判断致病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通常以“敏感”“中介”“耐药”来表示。 微生物检验,作为连接微观世界与临床医疗的桥梁,以其独特的方式揭示了微小生命的秘密,为疾病的诊治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微生物检验将更加精准、快速、智能,为守护人类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这个微观世界的大门被缓缓打开之际,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跟随微生物检验的步伐,一同探索那深邃而迷人的微生物世界。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淄博市市立医院临床微生物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