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这句话的意思是,五谷杂粮是很有营养的,但是没有大豆就会失去平衡,导致营养不良。由此可见大豆的重要性。 大豆种类 大豆包括黄豆、青豆、黑豆等,以及蛋白质含量较高(>35%)的干豆类,通常可制作成豆腐、豆浆、豆腐干、豆腐丝、豆腐脑等非发酵豆制品,也可以制作成腐乳、豆豉等发酵豆制品。 大豆主要提供优质蛋白质,脂肪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维护心血管健康。大豆含有钙、钾、维生素等,适合所有人群食用。大豆中还有丰富的植物化学物质,如大豆异黄酮、皂苷、甾醇、卵磷脂、低聚糖等,具有特殊的生理作用。经常食用大豆及其制品,对儿童生长发育有益。 适用人群 大豆及其制品是素食者蛋白质的重要食物来源,每天应足量摄入,全素食人群平均每天应摄入50克~80克,蛋奶类素食人群25克~60克。摄入畜肉过多的人群,可用大豆及其制品替换部分肉类,既保证了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又可减少因摄入过多畜肉引起健康风险。 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如无饮食禁忌,可增加大豆及大豆制品的摄入量。
豆腐、豆腐干等大豆制品在加工、制作、烹饪过程中,嘌呤的含量有所降低,高尿酸血症人群及痛风患者可适量食用。 吃法建议 建议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15克~25克大豆或相当量的大豆制品。一日三餐可选择不同的大豆及其制品,20克大豆相当于北豆腐约60克,南豆腐约110克,豆腐干约45克,豆浆约300克。 虽然黄豆或绿豆中的维生素C含量较少,但将黄豆生成黄豆芽,或绿豆生成绿豆芽后,维生素C的含量会有所增加。当冬季新鲜蔬菜少时,可以多食用黄豆芽或绿豆芽作为补充维生素C的来源。 需要注意的是,喝生豆浆或未煮开的豆浆可能会出现中毒现象。因此,在制作豆浆时,生豆浆需要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5分钟左右,这样才能有效破坏其中的抗营养因子等有害物质。在烹制和食用大豆及其制品时,为了健康考虑,应尽量少放油、盐、糖等调味品。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