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守护患者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
|
□孙玉玲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被其他患者、医务人员或医疗环境传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医院感染管理是守护患者的重要一环。 医院感染可能发生在手术切口、插管部位、导尿管等,不仅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数百万患者受到医院感染的影响。 医院感染已成为医疗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令人欣慰的是,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通过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合作和努力,我们可以将医院感染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患者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 洗手 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洗手是最基本、最简单却又是最关键的环节。医务人员应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无论在何时,只要接触到患者、使用医疗器械或进入手术室等场所,都应该进行彻底洗手。洗手的正确步骤包括用流水、肥皂洗手、含酒精的洗手液等搓揉至少20秒,并用纸巾或干净的毛巾擦干。 医疗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医院中使用的各种医疗设备,比如导管、注射器等,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适当的清洁和消毒。清洁是指除去污物和杂质,而消毒则是指杀灭和去除微生物。正确的清洁和消毒措施能有效减少医疗设备对患者的传染风险。 保持环境卫生 医院内的环境卫生对于预防医院感染也至关重要,要保持病房、手术室、走廊等区域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消毒地面、门把手、窗户等常接触的物体,可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治疗感染的重要药物,但不合理的使用会增加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风险。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抗生素的使用指南和规定,合理用药,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抗生素。 提高患者和家属的防控意识 为了确保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我们还需要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患者和家属需要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措施,比如正确佩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等。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中心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