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河南部署夏季职业病防治工作 |
|
本报讯 (记者冯金灿)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近日下发通知,要求采取“提高重视程度、增强防护意识,强化主体责任、落实防护措施,抓住工作重点、严密防控风险,做好指导帮扶、强化服务功能”等系列措施,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和使用有机溶剂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护,预防和控制职业性中暑、职业中毒事件发生。 高温高湿的酷暑季节是职业性中暑和职业中毒的高发时段。省卫生健康委要求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充分认识高温酷暑天气的职业危害和做好防范应对工作的重要性,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和侥幸心理,认真分析研判防范风险,全面梳理查找薄弱环节,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作,齐力推动用人单位落实防暑降温和职业中毒防控措施,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结合职业健康知识“五进”活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职业病防治“三项行动”等工作,普及防暑降温和职业中毒防控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引导教育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提升防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用人单位是夏季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省卫生健康委要求,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用人单位防暑降温和职业中毒防控工作指导,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法》《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等,采取有效防暑措施,加强职业中毒防控。同时,各地、各用人单位要结合本地区生产经营行业领域特点,聚焦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岗位、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积极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和职业中毒防控工作。 此外,省卫生健康委还要求,各地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要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与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加大夏季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指导帮扶力度。各级承担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疾控中心、职业病防治院(所)以及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要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加强对用人单位职业中暑和职业中毒防控工作的技术指导,帮助解决技术难题,为做好夏季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技术保障。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和职业病诊断机构要加强技术力量配备,优化服务流程,提高高温作业、接触有机溶剂化学因素作业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性中暑、职业中毒诊断的技术服务质量,及时上报确诊和疑似病例信息。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做好卫生应急准备工作,接收到高温中暑、职业中毒病例时要及时采取措施,科学、有效应对,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