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我和国医大师张磊 |
|
□王绍亮
十几年前,与同龄人相比,我“大病不沾,小病不来”,身体健康,这一度成为我的骄傲。一天,我突然便血,不仅让我大吃一惊,还引起家人的恐慌。于是,平常不进医院门的我,开始奔忙在一些医院做各种检查。检查结果出来一看,我发现是虚惊一场,没有恶性病变,只是结肠部位出现了溃疡。不过,肠炎虽然不算大病,但是不可小觑。此症历来是让人头痛之症,来势不猛却祛之不易,患者不仅天天要受如厕之苦,若久治不愈还会变成慢性病,与你终生相伴。临出诊室时,医生再三叮嘱我,以后要忌酒,避免摄入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 刚揩去癌症留下的虚汗,又添了一份长期受折磨的痛苦,让我好生不快。在回家的路上,我眼前时不时地出现两个吃尽肠炎苦头的朋友。其中,一个姓张,是四川人,外号“不怕辣”;另一个姓陈,是湖南人,外号“辣不怕”。二人都是喝酒成瘾、“没辣不能活”的人。过去没事时,他们常约我出来吃饭,每次都喝得满脸通红,辣得满头大汗,大叫痛快、痛快!不幸的是,后来他们都因食辣过度得了直肠炎。他们从此如厕像受刑,痛苦不堪、精神压抑、六神无主,感觉活着都没了劲头。我虽然饮酒不多,但是也喜欢吃辣的食物,属于无辣不食的“吃货”。想想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过不能喝酒、不能吃辣的日子,我真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滋味? 确诊之后的日子,我不停地寻医问药,先后去过几家医院,也拜访过不少专家。专家们开始没吓我,对此病也不屑一顾,说肠炎属小病,好像都有手到擒来之本事。住院之后,专家开出一大堆单子,让我进行一系列检查。接下来,专家把我交给助手处理,每天吃药、输液,今天进行肠镜检查,明天灌肠,连续折腾。我在医院住了半个月,炎症基本上消失了;但不幸的是,离开医院不到半个月,病复发了,如厕又见血迹,次次都如坐老虎凳般难受,痛得让我龇牙咧嘴。于是,我不得不再去医院,再受灌肠、做肠镜检查之苦,重复吃药、输液之折腾,不得不过频繁进出医院的日子。 就在肠炎厉害的时候,我又接到陈姓朋友的电话,他说张姓朋友直肠溃疡发展成结肠癌,半年后突然大出血,已经去世了。听罢,我惊出一身冷汗,不仅为张姓朋友感到难过,还为自己久治不愈的肠炎担心,仿佛自己的病也开始恶化。怎么办?久治不愈,我就这样慢慢等死吗?就在我走投无路时,夫人提出找老中医张磊看病的建议,她说张磊先生是专治疑难杂症的高手,没准能解我之惑。 我以前就认识张磊先生。20世纪80年代,我在省政府工作时,跟省卫生厅(现省卫生健康委)联系过。当时,张磊先生任副厅长,而且我知道他当领导之前从医,曾是闻名省内外的中医大家。当副厅长之后,张磊先生深知民生疾苦,工作认真负责,天天为卫生工作奔忙,受到大家的好评;同时,张磊先生还不忘医生职责,利用工作之余,坚持为患者祛病除疾。听说张磊先生退休之后,求医者盈门,多家医院也纷纷登门求贤。张磊先生无法拒绝,只好不顾年迈,再披征衣,重上前线,坐诊于几家医院,继续为患者治病。由于张磊先生医术精湛、口碑极佳,又在暮年大放光芒,当选国医大师。 由于张磊先生声名远扬,无数患者求诊,所以诊室外天天排长队。听说张磊先生不仅天天加班,还常常耽误正常吃饭的时间。我很仰慕张磊先生的医术,但开始没往中医方面想,并且经多家医院治疗无效,已失去了信心,死心塌地做好了长期受苦受难的准备。夫人提出找张磊先生看病,倒让我再次动心,不妨找中医试一试。 于是,一天上午,在夫人陪同下,我早早来到张磊先生的诊室,本想到得早,能排第一名,没想到刚走进走廊,已有十余位患者在排队,张磊先生也早已挽起衣袖为患者诊病。我本想上前寒暄几句,但张磊先生只朝我点了点头,接着又把目光投到了患者的身上。怕打扰张磊先生诊病,我只能坐在椅子上安静地排队。这样也好,我可以回忆一下曾经和张磊先生的过往。 张磊先生当选国医大师之后,我曾去看望他。当时张磊先生住的还是单位建房,面积不大,而且陈设简单,满屋都是陈旧过时的家具,让人看了觉得与张磊先生的大师身份实不相配,有点儿过于寒酸。 张磊先生的住处简陋不说,看病速度更远远跟不上步伐。现在医院里,有些年轻医生给患者看病,都急诊速断,问几句后,便开出一大堆检查单来,两三分钟就能看完一位患者,有时这位患者没走,就又喊下一位患者进来。而张磊先生看病,把起脉来神定气静,并且一只手把完脉,还要再换另一只手把脉,把不准脉象绝不下笔开方。就是开方,他也经常开到一半,又将手放在患者手腕上再把一会儿脉,慢得让人等得着急。张磊先生将药方递给患者之前,还需要再琢磨一下,生怕有半点儿不妥。 张磊先生诊断认真,开出的药方却出人意料的便宜。药方里没有人参鹿茸,没有仙丹灵草,都是普通草药。有些医生开的药,少则几千元,多者上万元;张磊先生开的药,一包十几块钱,便宜得让人吃惊。张磊先生开的药既便宜又管用,往往吃上几剂,便药到病除。 经过耐心等待,终于轮到我了。没顾上寒暄,张磊先生先问我何处不适,我赶紧把肠炎便血,几进医院受尽折磨、治疗无效的事向他简要说了一下。张磊先生点点头,开始为我把脉。张磊先生给我把脉的时间不算长,并且把完脉后简单思考便动笔开方。我在一旁看着,心里有些忐忑,便问他此病是否能治?张磊先生淡淡一笑,露出轻松的样子说:“不用紧张,你的身体底子不错,只是有些内虚。我给你开个方子治疗,扶正就可以了。”接下来,张磊先生将药方递给了我。 我本想既然扶正,药方一定非常复杂,没想到拿过药方一看,不仅品种少,还大多数是常见的草药。我有些心凉,认为扶正需要大补,就这点儿普通的草药,能治好我的病吗?我不好意思问张磊先生,只得带着疑问去了药房。 没想到,我认为简单的药方,药房的药师却知道这张药方的重要性。他们一看是张磊先生开的药方,如获至宝。有人说先生用的是古方,别看简单,能药到病除;有人问我,此方可否让他们转抄一下;有人没等我回答,掏出手机便对着药方拍照。我现在才知道,张磊先生在同行心中的地位,只要是他开的药方,谁见了都想收藏。我见此状况,对药方也有了信心,取药后送煎药室煎煮。下午服药后,我耐心地静观其效。 真没想到,张磊先生开的药方竟如此有效,一服药下肚,当晚便血症状就减轻了;服几次药后,我的病基本痊愈。不到一个月,我彻底康复了。后来的日子,我不仅可以小酌几杯,食辣还无痛苦了。 同是治病,就怕找不对门;找错门,踏破铁鞋,花费成千上万也难出苦海。张磊先生的一张药方,便轻轻松松解我后半生之苦。我该怎样感谢张磊先生呢? 张磊先生不仅医术高明,医德更是让人仰望。张磊先生始终没忘救死扶伤之职责,不看官职,不论贫富,对谁都认真不怠。 我有一位朋友的妻子得了过敏性紫癜,四处求医,花钱不少却久治不愈,靠吃激素维持生命,连孩子都不敢要,受尽折磨,精神几近崩溃。我知道后,介绍他们找到了张磊先生。张磊先生诊断后,也是一张药方、两个疗程,朋友的妻子花了很少的钱,便痊愈了。朋友的妻子不仅恢复了健康,还怀孕生子,使她从无助的黑暗又走向了光明。 国医大师张磊,可谓当今华佗。他谦虚,再高的名分都视为平常,从不拿头衔招摇;他认真负责,为患者看病不仅一丝不苟,用药还便宜。他生活简朴,每天粗茶淡饭。 有人夸张磊先生是一面镜子,用这面镜子照自己,可以正医德。有人说张磊先生像一面旗帜,他用认真、负责、廉洁、高效的服务,彰显了大医精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