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下一版  
养生食谱
我和国医大师张磊
益母草
如何预防中暑
1
11 1 2024年7月1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如何预防中暑
 

□王平  王新晓

 

   夏季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节。中医认为,中暑由外感暑热之邪、内因正气不足而导致。暑乃中医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外邪之一,夏季暑湿当令,天气炎热,人若长时间在烈日下或高温中劳作,暑热之邪极易乘机侵入身体导致中暑。
    中医称中暑为暑厥或中暍。暑为夏日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升散。暑邪可导致人体津气耗伤,使患者出现热性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口渴、舌红等。如果体温升高到38摄氏度以上,并且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大汗或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有可能是轻度中暑,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重度中暑则表现为痛性肌痉挛、多汗或无汗、高热、意识模糊,甚至导致患者昏迷,患者体温常在40摄氏度以上。

 

如何预防中暑
    室外劳动人群 注意防止热辐射,戴草帽或遮阳帽,待在室外的时间不宜过长,身边最好备一盒清凉油;尽量穿浅色的衣服(浅色衣服不仅吸热慢,还可以反射阳光,使人不易中暑);及时补充水分,也可以使用一些药物(如人丹、十滴水等)或防暑的中药代茶饮来预防中暑。
    室内工作人群 选择合适的防暑措施,比如吹风扇、空调等,但空调温度不要太低,室内定期通风。
    体弱、过度疲劳者 不宜在高温、高湿的环境内逗留,稍感不适时须迅速离开,以免中暑。儿童尽量减少在室外尤其是阳光下玩耍的时间。
怎样应对中暑
    中医将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两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存在明显差异。喝水少、水分补充不及时、出汗少,以及有基础病的患者(如心脏病等)为容易中暑的人群。
    阳暑 “阳暑者,因暑而受热者也。”阳暑大多由于在烈日下暴晒时间过长或工作场所闷热而引起。阳暑患者会出现发热、头晕、头痛、面红、四肢倦怠、口渴乏力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呼吸急促、意识障碍等。
    轻度中暑(患者出现单纯的大汗、乏力、头晕、恶心等症状)应对方法:将患者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的地方;解开患者的衣服散热,如果出现高热症状,可以用冷毛巾擦拭患者的身体或将冰袋、冰块置于患者颈部、腋窝、大腿根;选择十滴水或人丹治疗,还可以应用绿豆汤及西瓜汁。
    中度中暑、重度中暑(患者出现呕吐、心悸、心率加快,甚至高热、昏迷、意识不清等症状)应对方法: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或迅速将患者送至医院救治。
    需要注意的是,阳暑患者不可使用藿香正气水治疗。
    阴暑 “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类似于发生在夏季的风寒感冒及空调病。阴暑大多发生在大量出汗之后进食冷饮或从室外酷热的高温环境突然进入室内寒冷的环境。患者由于高温出汗、毛孔扩张,突然进入寒冷的环境,导致风、寒之邪趁机侵入人体,出现头身困重、乏力、腹痛、腹泻及呕吐等症状。
    阴暑患者可以使用藿香正气水治疗。
中药茶饮巧防暑
    夏日炎炎,防暑降温尤为重要。中医认为,夏季暑湿当令,家中可以常备藿香正气水、清暑益气丸等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治疗暑湿感冒、呕吐、腹泻等。以下为防暑降温的中药茶饮。
    解暑六味饮 材料:乌梅5克,陈皮2克,薄荷1克,山楂3克,甘草1克,桑葚2克。做法:所有材料洗净后,放入冷水中浸泡30分钟;锅内加适量清水,放入乌梅、陈皮、山楂、甘草、桑葚,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20分钟,最后放入薄荷,代茶饮。功效:生津止渴、健脾利湿。
    清凉绿豆汤 材料:绿豆30克,芦根9克,甘草3克。做法:将芦根、甘草用纱布包好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与绿豆同煮5分钟~10分钟,去药包,冷热饮均可。功效:清热消暑。
    三鲜饮 材料:新鲜竹叶、荷叶各30克,薄荷5克,蜂蜜适量。做法:将新鲜竹叶、荷叶、薄荷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10分钟,最后放入适量蜂蜜代茶饮用。功效:生津止渴、清热解毒。
    扁豆花藿香饮 材料:扁豆花20克,藿香12克,金银花10克,白糖适量。做法:将扁豆花、藿香、金银花洗净;锅内加适量清水,放入扁豆花、藿香、金银花煮15分钟,最后加入适量白糖即可。功效:预防感冒、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三花饮 材料:菊花、荷花各10克,茉莉花3克。做法:将所有材料用沸水冲泡,稍凉后饮用。功效:清热解暑、芳香开窍。
    绿盐茶 材料:绿茶10克~15克,食盐7克。做法:将所有材料用沸水冲泡,稍凉后饮用。功效:解热祛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