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益母草 |
|
□王光安
相传,在大固山脚下,住着一位心地善良的姑娘,名字叫秀娘。秀娘结婚后不久,便怀孕了。 有一天,秀娘正在家里纺棉花,突然,一只受伤的黄鹿跑到屋里,仰着头对她鸣叫,样子十分可怜。秀娘看到远处有个猎人,正朝这边追来,善良的秀娘同情黄鹿,把黄鹿藏到自己的凳子下面,并且用裙子遮盖住。 不一会儿,猎人追到秀娘家门口问:“大嫂,你看见过一只受伤的黄鹿吗?”秀娘不慌不忙,一边纺棉花一边说:“看见了,黄鹿往东边跑了。”猎人立即向东边追去。秀娘放出黄鹿说:“你快向西边逃吧!”黄鹿好像听懂了秀娘的话,屈膝下跪,连连叩头,然后往西逃走了。 不久,秀娘临盆,但不幸难产,接生婆也束手无策。秀娘虽然吃了催生药,但是无效,一家人急得团团转。正在这时,门口传来鹿鸣声,秀娘一看,正是那只她曾救过的黄鹿。只见黄鹿的嘴里叼着一棵小草,慢慢地走到秀娘的床前,双眼还噙着泪水。 秀娘明白了黄鹿的来意,让丈夫把小草从黄鹿嘴里接过来。随后,黄鹿点头而去。 秀娘服下用小草煎的汤药,疼痛渐止,浑身轻松,过了一会儿,婴儿呱呱坠地。秀娘知道了这种小草的用处,采了许多种在院子里,专门给产妇生孩子时服用,并起名叫“益母草”,从此就在百姓中广为流传了。 益母草性微寒,味苦,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等症状。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