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英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以肾脏结构和功能进行性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其核心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或肾脏损害标志物持续异常超过3个月。慢性肾脏病患者要重视日常护理,以控制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护理 1.劳逸结合,充足休息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注重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在日常生活中,应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证每晚有充足的睡眠,建议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以免增加肾脏负担。 2.保持居住环境清洁舒适 患者应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定期打扫房间,保持空气新鲜,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保持床铺整洁,定期更换床单被罩,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避免憋尿,及时排尿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避免憋尿,有尿意时应及时排尿。长期憋尿可能导致尿液浓缩,增加肾脏负担,甚至引发尿路感染。因此,患者应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保持尿路通畅。 饮食护理 1.低盐、低脂、低蛋白饮食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低蛋白的饮食原则。要减少盐的摄入,保持血压稳定。低脂饮食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限制蛋白摄入,能减轻肾脏负担。优质低蛋白食物包括瘦肉、鱼、蛋等。 2.清淡饮食 在日常生活中,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摄入生冷、刺激性食物。在出现水肿、血压高等症状时,应严格限制盐和水分的摄入,最好保证每天的饮水量在1000毫升以下、摄入的盐在3克以下。 3.要科学饮水 要科学饮水,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具体饮水量应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病情监测与对症处理 1.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以及电解质、血常规等相关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观察病情变化 患者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如果出现肢体浮肿、排尿困难、呼吸不畅等,应及时到医院复诊。 3.对症处理 如果出现水肿、血压高等症状,慢性肾脏病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利尿剂、降压药物等。同时,注意保持电解质平衡,避免出现高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心理调适与防治并发症 1.保持心情舒畅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不要让自己有压力,以免加重病情。平时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社交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2.积极防治并发症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积极防治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贫血等。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同时,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和皮肤清洁,避免因卫生问题引发炎症。 另外,慢性肾脏病患者要避免接触肾毒性物质,如化学药剂、含马兜铃酸的中药等。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遵医嘱,避免滥用药物,以免加重肾脏损害。 (作者供职于湖北省武汉市第五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