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旭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群的脊柱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传统脊柱手术创伤大、风险高,令许多患者望而却步;而脊柱内镜微创技术的出现,宛如一缕春风,为高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显著降低了手术风险。 微创切口,减少组织损伤 医务人员利用脊柱内镜微创技术通过极小的切口开展手术,通常切口仅有几毫米到一厘米。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微创切口更能降低组织的剥离和损伤。手术中,医生借助先进的内镜设备精准到达病变部位,不用广泛牵拉和切除正常组织。这种精准操作不仅减少了术后出血量,还降低了因组织损伤引发感染、血肿等并发症的风险。 高清可视化,提升手术精准度 内镜技术为医生提供了高清可视化系统,能清晰呈现脊柱内部细微结构。医生可以通过内镜镜头近距离、多角度观察病变部位,精准实施手术操作。这种精准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了对周围正常组织的误伤。例如,进行椎间盘突出切除时,医生能准确找到突出组织并完整切除,同时避免损伤周围神经根,有效降低术后神经损伤风险,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多种入路选择,灵活应对复杂病情 脊柱内镜微创术有多种手术入路方式,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方式。如以椎间盘突出为主的患者可选椎间孔入路,以椎管狭窄为主的患者可选椎板间入路。这种灵活选择能使手术更精准地针对病变部位,减少不必要的创伤。同时,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如对身体虚弱或有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选择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入路方式,通过个性化方案降低风险、提高疗效。 局部麻醉,降低麻醉风险 高龄患者全身麻醉可能引发心血管系统不稳定、呼吸抑制等风险,而脊柱内镜微创术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降低了全身麻醉风险。术中患者保持清醒,能及时反馈身体状况,有助于医生掌握手术进程,减少麻醉意外引发的并发症。此外,局部麻醉还能减轻术后疼痛,加快恢复速度。 术后恢复快,降低并发症风险 由于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明显加快,许多患者术后当天或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大幅缩短。这不仅减少了院内感染风险,还降低了长期卧床引发的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风险。同时,术后疼痛减轻也减少了对止痛药物的依赖,进一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风险。 脊柱内镜微创术以其微创性、精准性、灵活性和快速恢复等优势,为高龄脊柱疾病患者带来福音,既降低手术风险,又提高生活质量。但是,该手术有一定局限性,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综合评估。选择手术方案时,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