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韵秋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将结膜炎与“红眼病”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结膜炎是涵盖范围更广的眼部炎症疾病,“红眼病”只是其中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特殊类型。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结膜炎的真相。 结膜炎与“红眼病”的关系 结膜炎是结膜组织因感染、过敏或外界刺激发生的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睛红肿、分泌物增多和异物感等。而“红眼病”是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的俗称,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具有发病急、传播快的特点。可以说,“红眼病”是结膜炎的一种,但并非所有结膜炎都是“红眼病”。结膜炎的病因更为多样,除了感染,还包括过敏、理化刺激等多种因素。 发病原因 感染因素 微生物感染是引起结膜炎较为常见的原因,其中病毒、细菌和衣原体感染较为常见。比如,不注意用眼卫生,经常用双手揉眼睛,或者与结膜炎患者密切接触,都可能使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眼部,引发感染。像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以及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都可能成为“罪魁祸首”。 过敏因素 当人体接触到花粉、尘螨、动物皮屑这类致敏物质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将其误判为有害物质,进而启动防御机制,引发结膜的超敏性免疫反应,最终导致过敏性结膜炎。 理化刺激因素 外界的风沙、烟尘、紫外线等物理性因素,或者有毒气体、医用药品等化学性刺激因素,都可能引发结膜炎。例如,长期佩戴隐形眼镜且不注意卫生,或者到水质不洁净的地方游泳,都容易使眼睛受到刺激而发炎。 临床表现 结膜炎的症状,与病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眼部充血是常见症状,结膜发红、水肿,看起来眼睛红红的。患者还可能感到眼部疼痛,疼痛程度与病情轻重有关。流泪也是常见表现,炎症刺激会使眼部不适,从而引起流泪。此外,患者会有明显的异物感,感觉眼睛里有东西在摩擦或刺痛。 当病变累及角膜时,患者会出现畏光、流泪,以及不同程度的视物模糊。分泌物增多也是结膜炎的典型症状,不同类型的结膜炎,分泌物性状也有所不同。细菌性结膜炎,多为黄白色脓性分泌物;病毒性结膜炎,分泌物呈水样;过敏性结膜炎,分泌物则表现为丝状。 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至关重要,要勤洗手,不用手直接触摸眼部,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避免接触感染源,如果必须接触结膜炎患者,接触后应立即洗手。过敏体质者应远离致敏物质,如花粉、尘螨等,必要时进行脱敏治疗。 治疗方法 若为致病菌侵袭引发的细菌性结膜炎,此时可以选用抗生素类眼药水或药膏来抑制、杀灭细菌,如氧氟沙星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病毒性结膜炎是由病毒感染导致的,抗病毒药物是治疗关键,阿昔洛韦滴眼液是常用药物之一。过敏性结膜炎是机体接触致敏物质后引发的免疫反应,需要使用抗过敏药物来缓解症状。 结膜炎虽然常见,但是不可轻视。了解结膜炎的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知识,有助于大家更好地保护眼睛健康。如果出现相关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济南明水眼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