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郭梦佳
“如今,在卫生院也能做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了,真方便!”近日,在新安县洛新卫生院内科门诊,刚做完CT检查的张先生高兴地说。 今年,洛新卫生院锚定“让群众在家门口享优质医疗”的目标,通过一系列举措,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 设备“升级”:让精准诊断“近在咫尺” 今年秋季,在新安县医共体总医院的统一调配下,一台64排高端螺旋CT正式落户洛新卫生院。这样一来,卫生院就可以通过CT快速精准地定位病灶,开展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为患者争取“黄金4.5小时”救治时间,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对脑血管病精细评估,明确脑梗死、脑出血等病变的位置与程度,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对骨折移位、关节退变、脊柱病变等情况进行“毫米级”呈现,实现骨科疾病精准诊断;清晰显示肝脏、胆囊、脾脏、胰腺、肾脏、肾上腺等器官,对脏器病变定性;对于肿瘤、感染及创伤,清晰地显示病变的准确部位及解剖结构。自10月2日投入使用以来,卫生院通过CT已对近百名患者进行精准诊疗,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优质医疗服务。 急诊“筑基”:让“第一道防线”有保障 为补齐基层急救短板,洛新卫生院严格按照国家二级综合医院急诊科建设标准,完成从“无”到“有”,努力到“优”的全面改造。 在硬件建设方面,洛新卫生院对门诊一楼进行全面改造,设立标准化急诊科ICU(重症监护室),开设独立的抢救室和观察室,并为科室配备除颤仪、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专业急救设备,满足急危重症患者“即到即救”的需求;在专业团队建设方面,选拔内科、外科、麻醉科等科室骨干组成多学科协作(MDT)团队,完善相关制度,科室人员急诊急救专项培训考核全覆盖,24小时轮班待命;在流程优化方面,建立“院前急救-院内抢救-上级转诊”无缝衔接机制,与县级三级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危急重症患者得到快速、连贯救治。 自今年10月开诊以来,急诊科已累计接诊患者279人次,成功处置急性心肌梗死、外伤出血等急危重症达66人次。 口腔“焕新”:让“看牙难”变成“看牙易” “以前卫生院口腔科设备旧、环境差,孩子看牙总害怕,现在诊室明亮又干净,医生还特有耐心,孩子再也不抗拒看牙了!”带孩子做龋齿治疗的王女士,对升级后的口腔科连连称赞。 为有效解决辖区群众“看牙远、看牙难、看牙贵”问题,洛新卫生院对口腔科进行提质升级,更新数字化牙椅、口腔CT、消毒灭菌等设备,安排口腔科医师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进修学习,可开展补牙、根管治疗、拔牙、正畸、牙周护理等,满足群众的多样化口腔健康需求。口腔科还提供“预约就诊”“透明收费”“术后随访”等服务,所有诊疗项目价格公开,杜绝“隐形消费”。术后,医务人员会定期随访,指导护理,确保治疗效果。自升级以来,口腔科接诊量较前提升126.6%,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不少周边乡镇的群众也专程前来就诊。 未来,洛新卫生院将围绕打造“有温度、有能力、有口碑”的基层医疗标杆,不断提升医疗技术与服务水平,用实际行动守护好群众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