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安阳市:“五张网”描绘全民健康新图景 |
| |
本报记者 张治平 通讯员 吕贵德
11月4日清晨,在林州市桂林镇翟家村卫生所内,路老先生完成心电图检查仅几分钟,相关数据便通过“心电一张网”实时传输至林州市人民医院。乡村医生的手机随即响起紧急来电:“提示大面积急性心肌缺血!请立即让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保持静卧,救护车已出发!”这条从村卫生所直通市胸痛中心的“数字生命线”,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黄金120分钟”。如今在安阳,这样高效的急救场景已成为基层医疗的常态。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安阳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着力编织资源下沉、基层赋能、中医药振兴、数字健康和医防融合“五张网”,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切实惠及广大群众。一组数字见证了显著变化:全市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至77.95岁,婴儿死亡率降至2.57‰,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3.64%。 资源下沉:从“患者跑”到“专家来” “真没想到,县里的医院竟能请来市里专家做手术,既省心又放心!”内黄县的张先生患有复杂的泌尿系统疾病,原本打算到上级医院治疗。得益于内黄县人民医院与安阳市人民医院建立的协作机制,市级专家团队直接下沉到县级医院,为他顺利完成高难度手术,且费用按县内政策予以报销,解决了张先生一家的大难题。 为解决医疗资源不均、群众奔波看大病的问题,安阳市着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安阳市区布局2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1个专科联盟,县域范围内全面铺开11个医共体,构建多条“医疗资源高速路”。 安阳市通过积极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并实施“名医名院伴飞计划”,与21家国内顶尖医院合作,推动国家级专家常态化下沉;同时,建立市级专家下基层的长效机制,累计选派510余名专家进行定点帮扶,成功培育30余个基层特色专科。 基层赋能:筑牢网底健康基石 “血压控制得非常理想,智能药盒的提醒功能您还适应吗?”在安阳市北关区红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黄娟正借助智能随访系统进行远程患者管理。该中心负责辖区内千余名居民的健康管理,其中重点人群386人。该中心配备的“高血压数字管理平台”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用药情况,并自动推送个性化的健康指导,从而使高血压的规范管理率从68%提升至89%。 在安阳市文峰区甜水井街道,“呼吸慢性病数字疗法中心”已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驿站”。64岁的赵老先生每天都来进行呼吸训练:“‘智能教练’实时指导动作,数据直接传输给医生,效果比在家练习好太多了!”该中心运行1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急性加重住院次数下降了42%。 安阳市组建了1534支家庭医生团队,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150.8万人。每支团队由全科医生、护士、公共卫生医师等6名成员组成,提供优先预约、精准转诊、健康管理等多项服务。此外,安阳市投入3.2亿元资金,完成了所有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公有产权比例高达85.2%,有效提升了乡村医生的诊疗能力。 中医药服务:“明星制剂”全市共享 走进安阳市殷都区安丰乡卫生院中医馆,浓郁的药香扑面而来。年近七旬的李老先生正接受针灸治疗:“多年的老寒腿,现在在镇里就能接受针灸治疗,还能开到县中医院的特色制剂,真是方便多了。” 安阳市创新构建“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在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立标准化中医科,同时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国医馆”,并在村卫生室广泛推广中医药应用。目前,全市已建成标准化中医馆126个,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能够提供中药饮片、针灸、推拿等六大类10项以上的中医药技术服务。 更令人称道的是中医药制剂的共享机制。安阳市中医院院长尉建华说:“我们精心遴选了108种疗效确切的院内制剂,在全市中医医联体内流通使用,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以市中医院研发的‘抗感止咳合剂’为例,其年使用量从原来的5万瓶增至现在的15万瓶,惠及群众超过20万人次。同时,安阳市还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服务,为基层培训了770名中医适宜技术人员,累计服务居民超过50万人。” 数字健康:就医全程“指尖”完成 在汤阴县人民医院门诊部,患者张先生体验了“指尖”就医的便捷服务。他通过“健康安阳”一站式服务平台进行预约挂号,按照提示时间到达医院。医生在诊间直接调取了他上周在市级医院做的检查报告。张先生手机支付后药品直接配送到家,整个流程不到半小时。 安阳市打造的“健康安阳”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了全市39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医疗资源,实现了包括预约挂号、诊间支付、报告查询在内的16项服务“一网通办”。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该平台还建立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机制,目前已覆盖300多个项目的互认共享,累计互认案例超过100万例。 “我们正在构建全市统一的‘健康云’平台,旨在实现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及信息共享。”安阳市卫生健康委信息中心负责人说。该平台目前已汇集健康数据超5亿条,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此外,安阳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启动了“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项目,为出院患者、失能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医防融合:健康管理“关口前移” “社区提供的免费药品,结合健康管理服务,我的血糖现在控制良好!”安阳市殷都区水冶镇居民张女士被纳入糖尿病免费用药管理项目,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2025年,安阳市入选国家级传染病医防协同融合全域试点,并在全省率先颁布《安阳市医防融合实施方案》。全市范围内推广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为符合条件的人群提供9种免费基本药物。市级专家团队融入家庭医生团队,全程参与管理,同时开展5种常见恶性肿瘤的免费筛查,并将“明眸皓齿强脊”筛查项目纳入民生实事。 安阳市不断创新健康科普模式,打造“专家说预防”品牌,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连续8年稳步提升;超过40万慢性病患者纳入系统化管理,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显著增强,“以健康为中心”的新型健康格局正逐步构建。 从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高峰”,到县域医共体的“高原”,再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网底”,5年来,安阳市将“健康蓝图”细密织入百姓日常生活。在这条从“病有所医”迈向“病有良医”的征程上,每一次便捷的就医体验、每一刻贴心的健康守护,都成为这座城市温暖的民生底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