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八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糖尿病的管理方法
打针降血脂,还需要吃药吗
看不见的致命威胁——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与米酵菌酸
远离“隐形杀手”——反式脂肪酸
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解读
1
11 1 2025年11月15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看不见的致命威胁——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与米酵菌酸
 

□崔莹

 

   在我们身边的微生物世界里,藏着一些看似不起眼却能致命的“隐形杀手”,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及其产生的米酵菌酸便是其中之一。这种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和植物中,看似普通,但是其分泌的米酵菌酸却有极强的毒性,是我国食源性疾病中凶险的“杀手”之一。
    认识“潜伏者”: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属于伯克霍尔德氏菌属,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真正让它成为人类食品安全重大威胁的,是其产生米酵菌酸的能力。并非所有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都能产生米酵菌酸,但是那些携带特定“毒力质粒”的菌株,就会摇身一变,成为移动的“毒素工厂”。更危险的是,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在食物中生长时,不会让食物出现明显的腐败变质迹象,这使人们很难通过感官判断食物是否被污染。
    致命毒素:米酵菌酸的“恐怖实力”​
    米酵菌酸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细胞毒素,具有很强的耐热性,这是米酵菌酸较危险的特性之一。我们日常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煎、炒等,即使温度达到100摄氏度以上,也无法将其完全分解或破坏。这意味着,一旦被污染并产生了毒素,后续无论对食物如何精心烹煮,都无法去除其毒性。米酵菌酸直接作用于细胞线粒体,从而导致细胞能量货币ATP(三磷腺苷)的合成彻底中断,对能量需求极高的大脑、肝脏和肾脏的损害最为迅速和严重。更令人揪心的是,目前医学尚无针对米酵菌酸的特效药。临床治疗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如尽早、彻底地洗胃和导泻,以清除胃肠道内尚未被吸收的毒素,进行血液净化等治疗。
    远离风险:这些“高危食物”要警惕​
    鉴于米酵菌酸的高致死率和无特效药的特点,预防是应对米酵菌酸威胁的有效手段。我们需要特别警惕以下两类高风险食品。
    家庭自制发酵的谷类制品 这是引发中毒常见的元凶。例如酸汤、糯米水磨发酵后制成的汤圆、玉米淀粉等。如果原料保存不当,或制作容器、工具不洁,极易被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污染。
    干制菌类 很多人习惯用冷水长时间浸泡干木耳和干银耳,甚至浸泡过夜,若环境温度较高(如夏季室温超过25摄氏度),细菌就会大量繁殖。正确的做法是用温水短时间浸泡,即泡即吃。
    科学预防:把好“入口关”是关键​​
    不食用长时间浸泡的高危食物。干木耳、干银耳等坚决不浸泡过夜。
    不食用感官异常的食物。即使食物没有异味,若发现质地异常(如木耳发黏、杂粮结块),也应立即丢弃。
    不迷信“传统做法”。部分人认为,“老坛发酵”“长时间浸泡”能提升食物的口感。这种做法恰恰增加了中毒风险。自制发酵食品,需要严格遵循科学流程,或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与米酵菌酸的威胁虽然隐蔽,但是只要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就能有效规避风险,守护我们与家人的健康安全。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