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霞
春季是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的养生季节。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此时阳气生发,容易导致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慢性肝病、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容易复发。此外,春季万物复苏,各种病菌繁殖旺盛,呼吸系统疾病也比较容易流行。那么,春季如何养生呢? 衣 春季气温变化较大,养生有“春捂”之说。人们此时应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体阳气生发,抗御外邪侵袭。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患者,更应注意防寒保暖,预防疾病发生。此外,“春捂”的时期应该为早春2~3月,“捂”的程度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增减衣物。“春捂”捂得过多也不好,衣物穿得过多、过紧,捂得过厚,不仅不利于身体抵御寒冷,反而会影响气血运行、限制身体活动。春季着装以宽松舒适为佳。 食 《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养阳方面,药养不如食养,人们应多食甘味食物和绿色蔬菜,少食酸味食物,因为五行中肝对应青色,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而酸味入肝,其性收敛,多吃不利于春季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还会使本来就偏旺的肝气更旺,对脾胃造成伤害。在“补”的问题上,健康人不用进补,慢性病患者则可按照春夏养阳的原则,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辨证调治,既能增强体质,又能控制旧疾、预防新病。 此时,春困来临,恰当的食疗可有效缓解春困:食用茯苓、红枣、桂圆以补脾气,食用枸杞、黑豆、乌鸡等以补肾气,食用椿芽、豆芽、春笋等芽菜以利于机体阳气的生发。 住 保持室内清洁,常开窗通风能有效减少室内细菌数量。春季气温回升,除雾霾严重的天气外,开窗通风时间可较冬季长一些。为了预防呼吸系统疾病,人们要尽量少去或不去活禽市场和人员密集场所。经过漫漫寒冬,人体阳气大量消耗,初春时阳气升发不足,人就会感到困乏,如果出现春困,要注意自我调节,尽量不熬夜,早睡早起。 行 春季的阳气在公园、树林、草地、湖边尤其旺盛,这些地方富含负氧离子,不仅能改善呼吸、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状态,还具有调节神经、降血压、镇静安神之功效。人们春季要尽量选择室外运动,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慢跑、打太极拳、放风筝、挖野菜等,让机体吐故纳新,使筋骨得到舒展。需要注意的是,人们运动时不宜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最为重要。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肿瘤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