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灵
急性胆囊炎是指胆囊管细菌侵袭、阻塞导致的胆囊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右上腹部阵发性疼痛,合并明显的触痛和腹肌强直。急性胆囊炎患者超过95%的合并胆结石。因此,急性胆囊炎也被称为结石性胆囊炎,属于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的护理以饮食护理和生活护理为主,主要护理措施如下。 饮食护理 术后饮食原则 因为手术会切除患者的胆囊或者一部分胆囊,致使胆囊储存和浓缩胆汁及胆汁排出的功能会降低,导致对脂肪的分解、吸收能力下降。在术后2天内,患者应严禁由口进食任何食物,建议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在术后第三天,可视患者恢复情况给予流质饮食,比如米汤、豆浆、果汁等柔软、易消化、低脂肪的食物,避免进食油条、肥肉等油腻性食物,避免食用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另外,患者可适量摄入钾盐,避免形成低钾血症。 逐渐增加营养 一个月后,患者可适当增加一些蛋白质类的食物,比如瘦肉、淡水鱼、豆制品、菌类等,还可吃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比如绿色蔬菜、水果等。 戒烟戒酒 通过手术切除胆囊的患者,应当戒烟、戒酒,因为吸烟、喝酒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不利于身体康复。 多喝水 喝水可促进胆囊功能恢复、排出体内毒素。急性胆囊炎患者恢复期每天应喝1500毫升~2000毫升白开水,少喝茶、咖啡和其他饮料。 避免暴饮暴食 除了选择合适的食物种类及制作方式,还应避免暴饮暴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可少食多餐。急性胆囊炎患者在术后3个月~6个月,应坚持少食多餐的就餐原则,既能够减轻消化系统负担,又能够保障身体的营养供给,可谓是一举两得。 生活护理 适量活动 加强对患者的生活护理,急性胆囊炎手术24小时后,要鼓励患者进行适量活动,可以有效促进伤口愈合,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患者在术后一周就可以洗澡,不建议进行健身、跑步等剧烈性活动,避免影响切口恢复。在平时,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调整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并观察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其间,患者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防止结石复发的药物,有利于胆汁排泄,调节肝胆功能,避免疾病复发。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了解自己的肝功能恢复情况。 综上所述,急性胆囊炎术后的护理工作非常关键,不仅要注意患者饮食方面的问题,还要加强护理,可促进伤口愈合;积极遵照医嘱,服用一些药物调节受损的肝胆功能,定期到医院接受正规检查,时刻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作者供职于中牟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