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麻醉和镇痛技术的重要作用 |
|
□龙旭 杜诚 蒋中晋 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干预手段,而麻醉和镇痛技术的应用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术后康复起着重要作用。麻醉通过阻断疼痛神经传导,使患者处于无痛状态,为手术提供了理想的操作环境。而镇痛则通过不同的机制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知,促使患者更好地康复。 麻醉的作用及类型 麻醉作为一种重要的医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其作用不仅仅在于减轻疼痛,还包括使患者处于无痛、无意识的状态,以便医生能够顺利进行手术。 麻醉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阻断或减轻神经传递,使患者失去痛觉感知。在手术过程中,疼痛信号通常是由受损组织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麻醉药物通过作用于神经元,阻止或减缓疼痛信号的传递,使患者在手术期间感觉不到疼痛。 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陷入昏迷状态,丧失痛觉和意识。适用于大手术、复杂手术、需要患者完全无感觉的手术等。 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主要是通过阻断局部神经末梢的传导,使特定部位失去痛觉。适用于小型手术、表皮手术、特定部位手术等。 椎管内麻醉 即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内,影响脊髓神经传导,达到全身或局部麻醉的效果。适用于分娩、某些腰麻手术、手术后疼痛管理等。 镇痛的机制和种类 镇痛的机制主要涉及神经信号的调控。在疼痛感知的传递过程中,神经系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疼痛信号从伤害部位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在这个过程中,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元的活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镇痛通过影响这些关键环节,使疼痛信号的传递受到抑制,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 镇痛的种类有药物镇痛、物理镇痛和神经阻滞镇痛。 药物镇痛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减轻疼痛感知。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直接作用于局部神经终末,达到局部镇痛效果。 物理镇痛 热疗和冷疗通过改变组织温度来影响神经传导速度,减缓疼痛传递。按摩疗法则通过刺激皮肤和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感。 神经阻滞镇痛 硬膜外阻滞是将药物注入硬膜外间隙,达到神经传导阻滞的效果。神经丛阻滞则针对特定神经丛进行阻滞,减轻相应区域的疼痛。 麻醉和镇痛对手术过程的影响 改善手术环境 麻醉的应用可以使手术环境得到改善。它不仅为医生提供了更为安静的手术环境,也减轻了患者在手术中的不适感。 提高手术操作便利性 麻醉的使用提高了手术的操作便利性。在全身麻醉下,患者的肌肉得以完全松弛,减少了手术干预时的抵抗和不适,使外科医生更容易完成复杂的手术步骤。 促进术后康复 在手术后期,镇痛可以对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镇痛,患者在术后不再承受过多的疼痛,更容易进行康复性的运动和训练,这对于一些需要术后主动活动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患者在较为舒适的状态下更愿意积极参与康复活动,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保证术中生命体征的稳定 麻醉的应用有助于维持患者在手术中的生命体征稳定。在全身麻醉下,患者的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能够得到有效监控和调节,使其维持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这对于一些高风险手术来说尤为重要。 (作者供职于贵州省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