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浅析二仙汤的配方、功效与应用 |
|
□李瑞红 张董晓 文/图 二仙汤应用于临床多年,卓有成效,已被载入多部方剂学著作,得到国内外中医界的认可。笔者就近年来有关二仙汤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药理分析 二仙汤由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知母、黄柏6味药组成,方中仙茅、仙灵脾为君药,巴戟天为臣药,黄柏、知母为佐药,当归为使药。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归肾经,为温柔之品,温可壮阳振颓,柔可滋阴填精,温柔相合、刚柔相济,使阳气自复、阴精自生;知母、黄柏性寒而入肾经,可以泻相火而坚肾益阴;当归则温润,具有补血、和血之功效。方中辛温与苦寒共用,壮阳与滋阴并举,既补又不温热,强肾无燥热之偏,使阴得阳助而泉源不竭,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达到阴阳调和的功效。方中仙茅和仙灵脾共为君药,故名二仙汤。本方补中有泻,寓泻于补,寒温并用,补泻兼施,温而不燥,切中肾脏“阴阳互根”“阴中求阳”等特性,已成为调补肾阴肾阳的常用方。二仙汤临床主治疾病较多,主治高血压病、中风后遗症、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妇科疾病、肾功能衰竭等,以及其他慢性病出现肾阴阳两虚、虚火上扰者。临床随证加减,治疗多种老年杂证,辨证有肾阳虚、肾阴阳两虚或肾阴虚者,每获满意疗效。 抗自由基作用 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对加速身体衰老有显著影响。自由基对身体损伤的作用主要表现形式是对身体大分子和细胞成分的损害。自由基反应是引起一些疾病和衰老的内在重要根源。大量的实验证明,数种抗氧化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的活性随年龄增高而降低,削弱超氧化的损伤反应能力,加速衰老的进程。进一步研究证明,二仙汤在基因水平上通过调控,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产物,从而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调节身体免疫功能是中医扶正固本理论之一。人和动物的胸腺在性成熟期开始退化,胸腺激素逐渐下降,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二仙汤具有延缓和改善这种年龄性退化的作用。这与该方能降低胸腺过氧化脂质含量,清除自由基对胸腺的损害有关,提高免疫细胞的寿命。对二仙汤配伍研究补肾法进行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结果证明二仙汤温而不燥,寒而不滞,有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阴阳并调之功效。 在临床应用时,了解最新研究成果,掌握其辨证要点,尤其是中老年疾病与肾虚之证用二仙汤辨证治疗,效果良好。 临床应用 对于久病年长、阴损及阳、阴阳两亏之高血压病患者,应用二仙汤以养阴扶阳,常获满意疗效。中医理论强调,“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说明由于肾气虚衰,阴阳失调,阴不制阳,虚阳上越,冲气上逆而致发病,治宜二仙汤调节冲任为本,调脏腑和气血为辅。应用二仙汤,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对改善卵巢功能和升高雌激素有一定作用。 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妇女在绝经前后伴随着一系列神经、心理、内分泌方面的改变,这些改变无疑会给处于绝经期的妇女带来多种不适。虽然绝经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由于多种激素分泌紊乱,尤其是雌激素水平的急剧减少,一部分女性会出现适应障碍(如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和心理活动障碍)。中医认为,肾精亏损是该病的内在原因,精神刺激又是诱因和使该病加重的重要因素。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副作用少,相对激素替代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 治疗不育症 对于不育症的治疗,取《济阴纲目》中“男子以补肾为主”的治疗原则,滋阴药与壮阳药融合一方,平调阴阳,使肾水得充,精血得养,经络通畅,方可受孕。二仙汤方中辛温与苦寒共用,壮阳与滋阴并举,温补与寒泻同施,其功效在于既温而又不燥,既寒而又不凝滞,既补而又不温热,强肾无燥热之偏,益精无凝滞之嫌,治疗月经病、不育症使得肾中阴阳“消长平衡”,以达“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目的。 笔者认为,中医药学实践性较强,任何方剂最终都要经得起临床的检验。二仙汤制方思想来源于临床实际需求,既有临床实践的支撑,又有深厚的中医药学理论底蕴。从中医理论角度来分析,《黄帝内经》中对男性和女性生理有详细总结,对更年期疾病也早有描述,但未出对症方药。二仙汤既是运用传统中医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典范,又给相关的传统中医理论予以有力支持,并增添了新的注解。 目前,关于二仙汤的功用研究虽然取得了可贵的进步,但是局限也比较明显,目前尚缺乏系统性研究。笔者认为,今后应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研究:实验研究应深入开展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探讨,为广泛运用奠定科学基础。临床研究不应仅停留于经验阶段,还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病种,对其主要症状、病程等指标进行系统观察,研究其临床药效学,探讨辨证论治规律,确立治疗法则,逐步实现二仙汤方证的标准化、客观化,对二仙汤的剂型改革应该进一步探讨,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李瑞红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张董晓供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