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如何减少“家庭药箱里的浪费” |
|
□叶金福 现如今,随着群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家中储备药品。据了解,我国大约有78.6%的家庭备有小药箱,在90.1%的被调查者中,有将过期药品随意丢弃的经历。 笔者以为,减少“家庭药箱里的浪费”有以下几点方法。首先,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工作的主体责任、主要责任以及联合执法机制等,明确企业开展过期药品回收、处理的法律责任,规范个人、家庭参与过期药品处置的行为。 正规药品回收机构应建立包括回收、储存、流通、销毁等完备的过期药品回收体系。有关部门应建立药品回收激励机制,对从事过期药品回收的企业给予回收激励措施,对过期药品回收点作用发挥较好的予以适当奖励,并通过购药优惠、以旧换新、发放代金券等方式激发群众参与过期药品回收。 其次,医疗卫生机构应积极探索合法合规的“余药共享”,亟须引导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推出“小包装”“小份装”及独立分装的药品;鼓励药品经营平台与机构合作,对有需求的消费者,可以考虑拆零销售,从根源上减少过期药品冗余。 最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做到“按需购买,理性囤药”,避免重复购药和超使用量购药,减少药品资源的浪费,树立正确的购药、用药新观念。 (作者供职于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
|
|